内忧外患当前,电子配套市场面临洗牌和转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内忧外患,华强北或将盛极而衰
在深圳的华强北盘踞着赛格电子、华强电子、新亚洲、都会、高科德、新亚洲二期、新华强等八个大型电子配套市场,业内人士估计柜台数有3万个,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再加上周边写字楼办公室的从业人员,华强北一带电子配套市场的从业人口不会少于20万,2007年的市场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进入今年,受人民币升值破7、劳动力成本增长、珠三角中小企业迁徙与倒闭风潮还未结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全球半导体与电子产业表现低迷等影响,外部环境已经不再温暖如昔。
在过去的风光与繁荣背后,内忧已经显现。在假货、网络交易平台等因素影响下,华强北电子配套市场的声誉和生意在近3年来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再加上新亚洲二期和超大卖场的新华强电子世界的招商,打破了市场柜台的供求平衡,进而直接导致了佳和电子城的倒闭和华强地铁电子配套市场的夭折。一家知名分销商高层表示,目前市场柜台的供应已远大于需求,今年市场更大的洗牌已不可避免。内忧外患夹击下,华强北配套市场整合的时候已经到来。
混合型分销商英特翎科技总裁王乌海说:“华强北电子市场柜台贸易在2005年开始就在走下坡路,2008年将会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外在因素是世界电子产业的不景气,内因则是去年很多家庭型小型分销商抵不住房地产和股市大涨的诱惑,投入了大把的资金。国家调控下股市和深圳房市迅速地下降,套牢了这些分销商的资金,今年的洗牌已不可避免。我认为在未来10年内,90%的中小企业将可能倒闭。而华强北电子市场的洗牌也会同步进行,将来只有一两家市场可以存活。”
这一惊人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同行的印证。发家于华强北柜台的威盛达科技和攀科电子也表示目前电子市场柜台交易模式确实逐渐萎缩。攀科电子总经理黄国胜称,虽然公司在高科德还有一个不安排人手的门面,但仅作为展示用。威盛达科技总经理钱学东表示,柜台只有少部分的销售额,以前柜台起着招揽新客户的作用,已经被发达的网络所替代。
经调查发现,华强北电子市场柜台最多的租户是深圳周边地区的元器件制造商用作店面,为工厂接单。之前市场的辅助功能,如部分样品和急料的采购,今后会成为这类市场业务模式的主流。
洗牌过程已经不可避免,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壮大则成了华强北贸易商的战略决策。
英特翎:未雨绸缪,独立转型授权
英特翎是华强北最大的现货贸易商,早在4年前该公司总裁王乌海就提出了业务的转型,随后英特翎成功转型为一家混合分销商。
王乌海:作为一个混合型商,我们面临的对手已经从国内分销商变成了国际分销巨头。
王乌海说,2005至2007三年中,英特翎每年的业绩平均增长30%,但利润率迅速下降,这一点是行业的大趋势。国外分销商进入中国势不可挡,仅仅做贸易业务已不能与之对抗,因此必须选择做授权分销业务。经过两三年授权分销业务的发展,英特翎已经拿下了华微、睿芯微、泰德半导体、中星微、海尔、比亚迪、韩国WISDOM等多家原厂的代理权。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品牌,作为本土分销商,英特翎看到了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力度,也看到了中国本土芯片的优势和竞争力。据透露,该公司授权业务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客户包括步步高、创维、万利达、东菱空调等知名手机和家电企业。
英特翎目前企业人员已经达到了130人,技术开发团队10人左右,谈到转型过程,王乌海表示很艰辛。“库存分销作公司主力业务已经有21年,现在还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今后也一定不会放弃。在转变模式的过程中,客户对我们提出了技术支持服务的新要求,我们也感受到了难度与压力。作为一个混合型商,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国内的分销商变成了国际分销商巨头。公司提供的服务从过去在价格、财务和供货期的支持,扩展到现在的技术支持、供应链和雄厚资金的支持。”他表示,未来两三年内公司员工将翻一倍,办公面积要增加到2.000平米,主要用来增加技术开发和支持。
威盛达:技术支持与网络知识帮助制造商
与大多数华强分销商的出身不同,威盛达电子总经理钱学东原任职于中科院下属研究所,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97年,而立之年的钱学东辞职下海来到赛格做柜台生意,并在2002年成立公司。
“由于拥有技术背景,能够为客户提供替代IC和配货能力,再加上我是深圳最早使用互联网找信息和上载库存信息的公司,能为客户急料难题,还通过替代方案为客户降低了成本,因而获得了客户的认可。”钱学东说。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千万,在上海也设有办事处,客户主要集中在工业电子和医疗电子,员工不到30人。
钱学东:中小型分销商需要慎重地选择原厂的代理授权。
同时威盛达也是分销商中较早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利用网络推广找到新客户。在赛格市场还没有通网线时,钱学东经常走走看看,将各家柜台上的样品型号记在电脑中。“那时候年轻,记忆力很好。没事就到周边柜台去看样品,回来就记在电脑中。我还自己想搞一个网络库存交易平台,因此当初一家在线交易平台找到我,我就毫不犹豫地做了会员。”他率先看到了网络发展的优势,在线交易平台会员身份也带来了很多的新客户和定单,尽管他的柜台只是一个位于角落不起眼的便宜柜台。至今,威盛达一直都是ic-trade.com和华强电子世界网等多家在线交易平台的会员。
此外,钱学东通过原厂或代理商的网站去了解到最新一代产品的信息,并推荐给客户。“一般来讲,原厂在新产品推出后,为了让客户尽快地用上新产品,都不会把老芯片的价格降下来。新一代芯片都会带来性能的提升或成本的下降,但工厂的研发或采购人员因忙于工作,较少了解到这些信息。我会把这些新的产品推荐给客户。”他举例,ATMEL的单片机相对而言比较便宜且抗干扰能力强,但因国内工程师的培训做得不到位而较少人采用,经他推荐就已被用到医疗设备中。三星的ARM9主控芯片2410和2440 就适合用于GPS导航设备。于是威盛达找到了做医疗电子的深圳迈瑞,做GPS导航和调度系统的成都电子部30所、赛格导航,这些新兴领域的客户业绩成长迅速,迈瑞便是从医疗电子的代工企业,成长为中国医疗电子设备的第一名。
这类客户为威盛达带来了稳定的业绩增长,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高,对价格不敏感,但比较看重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对于今后的发展,钱学东认为目前公司已经摆脱了对市场柜台的依赖,今后会更多地借助网络做推广。因为客户规模在成长,公司也面临着新进入的授权 分销商的挑战。因此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转型为授权分销商已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问题。
威盛达的客户包括研祥、研华、华北工控、迈瑞等知名企业,找上门来谈授权的原厂也不少。“通过做授权分销,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包括原厂的技术和供货支持,以得到客户更大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企业要在资金、人力和管理等方面有成倍的付出。大的原厂对分销商的要求很严格,没有几百万的资金是做不下来的。但也有原厂找我谈授权分销,但我认为公司也需要慎重地考虑。目前公司规模小,不能轻易地容许失败,因为付出的不仅仅是人力和资金,还有机遇。”钱学东说,“但越来越多的国际分销商和港台分销商进入大陆市场,公司今后走上代理之路也是势在必行。”
攀科电子:做大利基市场,授权业务解决货源困扰
攀科电子总经理黄国胜是广州梅州人,从事电子分销有十多年的经历,同很多华强北电子市场的老板一样,他也是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门外汉做起。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20多人,年销售额8,000万左右,2007年获得ROHM的全线分销授权。
黄国胜:分销商不要盲目地进入太多领域,否则会面临极大的库存风险。
黄国胜介绍,公司专注于安防产业,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摄像机等产品提供除主芯片以外的专业配套,目前市场占有率领先。从98年开始,可视对讲机进入小区,到摄像机普及到马路、商场,安防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由于生产这些设备的企业是规模不大的中小型企业,每次用量也不大,从几百片到几K片,国际分销巨头不屑进入,给了攀科电子生存空间。虽然单家客户用量少,但各厂家所用的芯片大同小异,攀科电子通过统一的备货形成优势。
黄国胜说,目前安防行业竞争也已比较激烈,由于长期的客户关系稳定,一些非现金的生意也做得较为顺畅。安防产品看重元器件的质量,攀科电子为客户提供ROHM等日系原厂的分立器件、电阻电容等,相比华强北的货源参差不齐,攀科为客户提供的货源更有保障。由于整机厂在降低采购方面以主芯片价格的敏感度大于低价格的器件,这一类产品反过来也保障了公司业务的利润。
随着华强北近几年受假货的冲击,独立分销商的生意大受影响。之前通过做柜台就可做成的生意,现在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黄国胜介绍,“在市场上,80%的ROHM货品都是假货,虽然行内人可以通过包装、丝印、条码等识别真假,但采购们已经对市场失去了信任。因此,通过取得代理授权来提升公司竞争力,就成为攀科电子的现实要求。”授权分销商可提前获得原厂技术、样品的支持。攀科正筹划设立研发部门,争取为客户提供方案。
黄国胜认为,在华强北市场,分销商要帮客户区分真货假货、是否含铅和环保、有时还要辨别产地甚至是年份,之前农民洗脚上田租柜台摆样品和上载些型号做生意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仅仅在市场上有个柜台的分销商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近几年来受假货影响,华强北市场柜台已供过于求。随着国际、港台代理商挤进大陆市场,分销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网络找货方便,采购也不再依赖市场找货,现在没有代理权或是专项技术优势的炒货商很难再撑下去。他透露,近两年已有很多柜台商转行,这对于华强北电子市场是很大的打击。
后记
赛格电子被评为中国五星级市场,华强北被业界称为世界第一电子元器件配套市场。政府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根源,从去年开始对市场上的售假行为进行了大力的打击,吴仪副总理都亲历华强北市场打假。通过增加采购信息指数等增值服务,今天的华强北还被称为“中国华强北”,可见其在政府和业界的独特地位。通过记者对市场的观察和对这些有十多年,甚至是二十多年历史市场一线分销商的走访,我们听到了一种对于市场现状近乎于恐惧的声音,它在鞭策着这些本土分销商在产业升级中奋力前进。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自信,也许正因为有这些企业的存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本土电子分销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