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市场回顾及发展展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回顾2007年,面对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乏力,国内IT产业发展趋缓的整体环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产业销售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规模达到1251.3亿元,同比增长24.3%。
图1 2003-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及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
在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各行业的发展上,IC设计、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行业均有增长,其中以封装测试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在国内骨干封装企业增资扩产,国际半导体市场需求上升带动国内集成电路出口大幅增长两方面因素的带动下,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27.7亿元,同比增长26.4%,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芯片制造业方面,虽然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低迷,但在无锡海力士-意法等新建项目快速达产的带动下,国内芯片制造业整体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97.9亿元,增幅为23%。2007年IC设计业则未能保持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全年行业销售收入增幅由2006年的49.8%大幅回落到21.2%。其增幅首次低于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增幅。
图2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产业链销售收入及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
随着IC设计和芯片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集成电路价值链格局继续改变,其总体趋势是设计业和芯片制造业所占比例迅速上升。但在2007年,由于封装测试业发展迅速,以及IC设计行业增幅趋缓,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有所变化,IC设计业份额由2006年的18.5%下降到18%,芯片制造业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32.1%下降至31.8%,封装测试业所占份额则由2006年的49.3%上升至50.2%。
图3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价值链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
回顾过去的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呈现如下几大特点
1、产业发展有所增速减缓 部分重点企业业绩欠佳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4.3%的年度增幅与2006年36.2%的增幅相比回落了11.9个百分点,也低于2007年初人们普遍预期的30%左右的增幅,其中IC设计业增速更是大幅回落,并首次低于全行业整体增幅。在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的同时、珠海炬力、中星微等IC设计企业,中芯国际、华虹NEC等芯片制造企业以及深圳赛意法等封装测试企业2007年经营业绩出现了一定下滑,这也是近几年所未见的。
分析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发展趋缓的原因,除受到全球半导体市场低迷、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之外,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走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出口,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以人民币测算的销售收入影响很大。2007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年初的1:7.9一路上升至年末的1:7.2,从而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民币销售收入的增幅下拉了5个百分点,并影响了中芯国际等企业的人民币业绩表现。
2、生产线建设取得新成果 投资成为拉动产业增长主要动力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生产线投资与建设方面仍旧保持旺盛的势头。芯片生产线方面,2007年无锡海力士-意法12英寸生产线迅速达产,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93.59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2.4倍,从而拉动了2007年国内芯片制造业整体规模的扩大。此外,国内有多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正处于建设或达产过程中,包括2007年12月份刚建成投产的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芯片厂、正建设中的海力士-意法无锡工厂二期,茂德的重庆8英寸芯片厂,英特尔大连12英寸芯片厂,以及2008年初中芯国际刚刚宣布准备建设的深圳8英寸、12英寸生产线、英特尔支持建设的深圳方正微电子芯片厂二期工程建设等。此外,中芯国际北京厂和天津厂、华虹NEC、台积电上海、宏力半导体等都计划在年内扩充产能。随着这些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未来国内芯片制造行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
封装测试领域,各主要厂商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产。长电科技投资20亿元建设的年产能达50亿块的IC新厂在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公司第二工厂建成投产,飞思卡尔、奇梦达、RFMD、瑞萨等企业也分别对其国内的封装企业进行增资扩产。这些企业2007年的销售收入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拉动了国内封装测试业的再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松下已宣布投资100亿日元在苏州建设半导体封装新厂房、意法半导体投资5亿美元的封装新厂也在深圳开工建设,并预计在2009年初投产。新建项目同样也将成为拉动封装测试领域继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3、企业改组改制取得新进展 公开上市成为企业发展方向
2007年,又有展讯通信、南通富士通、天水华天等数家半导体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和国内上市,至此国内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9家,涵盖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分立器件以及半导体材料等多个领域。这19家上市公司包括,中芯国际、上海贝岭、上海先进、华润上华、华微电子等芯片制造企业;复旦微电子、士兰微、珠海炬力、中星微、展讯通信等IC设计企业;长电科技、南通富士通、华天科技等封装测试企业;常州银河、苏州锢得、康强电子等分立器件企业;以及有研硅谷、浙大海纳、三佳科技等半导体材料企业。
4、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IC设计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代身份证卡芯片是近几年国内IC设计行业的重点市场之一,并带动了若干IC设计企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国家第二代身份证陆续换发完毕,2007年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市场基本未有增长甚至有所萎缩,并明显影响了相关企业2007年的业绩表现。而在部分原有市场大幅萎缩的同时,3G、数字电视等新兴市场由于受到标准、牌照、运营商整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迟迟未能正式启动,国内诸多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多年研发的IC设计企业仍在苦苦支撑。可以说,目前中国IC设计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最困难时期。
与此同时,国内IC设计企业正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如在MP3芯片领域,除了珠海炬力外,福州瑞芯、上海吉芯电子、深圳安凯等其它国内IC设计企业也已加入这一市场的争夺当中,并在这一领域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手机芯片市场,中国台湾的联发科技在完成对ADI手机部门的收购之后,已经从所谓的“黑手机”市场进入包括TD-SCDMA在内的白牌手机芯片市场,此外,多家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也已经或正在计划进入大陆手机芯片市场,这一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将愈演愈烈,大陆集成电路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必将与日俱增。
探究目前国内IC设计领域价格竞争日趋惨烈的原因,企业之间差异化日益模糊,产品日渐趋同是其最主要的根源。目前近500家设计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的消费类芯片。这也就决定了价格战必然成为国内IC设计企业之间进行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手段。
二、20007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回顾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5623.7亿元,同比增长18.6%,虽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
图4 2003-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
回顾过去的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发展呈现如下几大特点
1、市场增长速度放缓,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
2007年是近五年来市场增长率最低的一年,市场增长率随着市场基数的扩大逐渐降低,其根源在于多种整机产量增长率开始饱和,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一直以来的高增长率都是依赖于下游整机产量的高增长率才得以维持,然而在连续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率之后,中国下游整机产量的增长也开始出现减缓,下游整机的增长在多个领域出现了饱和趋势。甚至有的产品产量在2007年出现下滑。从应用来看,除了汽车电子以外,市场上没有出现高增长的领域,然而汽车电子市场份额较小,无法带动整体市场的增长。
2、DRAM价格大幅下滑抑制整体市场增长
存储器一直都是中国半导体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产品,近年来虽然存储器价格一直波动较大,但存储器市场总是能在NAND Flash或是DRAM的带动下实现大幅增长,然而这种情况在2007年有所改变,NAND Flash的表现还算正常,然而由于供过于求,DRAM成为2007年价格下降幅度最大的半导体产品,虽然下半年价格稍有所稳定,但改变不了全年价格大幅下滑的趋势,其结果就是DRAM却由于价格的大幅下降而拖累了存储器市场的发展。
3、消费领域增速明显放缓
在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上,消费领域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然而2007年这种趋势有所改变,消费领域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上增长率最低的应用领域。中国的消费家电产品近几年来一直保持高增长率,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产量增速也开始出现饱和,加之某些传统家电产品在被逐渐取代,因此产量开始出现下滑。总体来看,消费领域市场中,新兴数码类产品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而传统家电类产量的增速则逐渐放缓,因此直接造成了中国消费类集成电路市场在2007年明显放缓。
4、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转移趋缓影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就是全球向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产能转移,目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四年放缓,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能转移的逐年放缓,产能转移对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贡献越来越小,而且这种趋势未来还将继续。
三、2008年产业与市场发展展望
随着产能转移的减缓以及整机产品产量增长率的逐渐下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下降,然而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会迎来一次波峰,市场增长率将在五年内首次比上一个年度有所增加,其主要因素是在2008年在奥运召开、数字电视和3G等应用的推动下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从而在2008年形成一个市场增长率高点。然而无论整机产量还是集成电路市场,市场基数都已经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也就说增长具有饱和的趋势,因此未来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还是会逐渐减缓,而且随着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的增长,二者的增长趋势将基本保持一致,虽然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在未来几年仍然将会高于全球市场的增长率,但二者增长率将逐渐靠拢。综合来看,2008-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2%,到2011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806.3亿元。
图5 2008-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
在市场价格方面,未来半导体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一般来说,大多数主流的半导体产品价格都在缓慢下降,比如用于PC的CPU和DRAM等产品,由于主流配置PC的半导体产品价格一直保持下降,因此笔记本和台式机的产品价格总的来看也处于下降趋势。值得一提的是DRAM和NAND Flash,由于主要产能掌握在几家大厂,因此它们的策略和产能的调整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的NAND Flash价格和2007年的DRAM价格快速下降都是由于产品供过于求引起的,在经历了这两年的大幅波动之后,这些大厂会显得更加理性,而在经历2007年DRAM价格的大幅下降之后,已有厂商将DRAM产能部分调整为NAND Flash,因此2008年DRAM的价格将会相对稳定,而NAND Flash的价格下降速度可能会快于DRAM。此外,模拟器件市场在2007年也受到价格下降的影响,而未来模拟器件仍然具有较高需求,因此价格将不会有太大波动。
产业发展上,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有利、不利因素来分析,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投资环境继续改善、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取得成效等有利因素都将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继续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市场前景仍不明朗、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衔接不畅等也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综合这些因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预计2008-2012这5年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4%。到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达到3576.6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之一。
图6 2008-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