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代工模式的颠覆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过去几年,张汝京十分忌讳别人叫他“建厂高手”。因为,这个名字隐含着一种批评。言外之意就是,张汝京擅长企业草创期运营,喜欢追逐数量与规模,等到企业步入成熟运营,他就不行了。
但是现在,张汝京似乎已不在乎外界这么说。因为,随着深圳厂落地,以及旗下暗中布局的新兴业务的成熟,中芯悄悄度过了它的青春期。
“我们已经过了生产布局阶段,现在更重视内部管理、平台建设、业务创新。”几日前,他在办公室里说,中芯已不是过去的样子,接下来,还会改变行业某些已有做法,做个颠覆者。
代工模式花样多
中芯要颠覆什么呢?
被颠覆的应是已有的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就目前而言,在全球半导体代工业,其对手台积电、联电、特许等现有的商业模式,也许就是颠覆的对象。
台积电可谓半导体代工业代名词,创立时便定位于此。
当年西方半导体企业全是集设计、生产于一体。张忠谋表示,它们生产没优势,台积电可降低一半成本。但英特尔、AMD嘲笑并拒绝了代工。
30年过去,台积电已成代工龙头,毛利不逊英特尔。几年来更是进入关键设备、封测等领域,去年还宣布了一项创新平台计划,试图借技术与影响力,重新定义代工业标准。
去年10月底,张忠谋强调,50年来,半导体业有很多技术创新,但商业模式至今只改变了“唯一一次”,即代工模式诞生。
这是最标准的foundry(代工基地)模式。但对手有自己的花样。比如老二联电,则是一种“孵小鸡”外加策略投资模式。
联电1995年才转型代工,当年与北美公司成立了联诚、联瑞、联嘉等多家设计企业。并在之后投资过联发科、原相、智原、欣旺、意胜、联笙、安诺拓、咏发、绘展、图诚等众多设计企业,投资收益一度占其利润近20%。靠着这一模式,它一直紧列台积电之后,日子很红火。
中芯另一对手新加坡特许的摊子则没这么大。但它有个“富爸爸”淡马锡,而且,几年来,它与IBM、AMD之间合作紧密,已是全球有名的“三角技术联盟”。靠着这些,特许生产环节虽足不出户,技术与影响力却不逊中芯,两者在老三排名上,争夺激烈。
搞乱场上秩序?
但是,中芯颠覆的资本在哪里?
看上去它好像没什么手段。自从2000年创立后,它的发展模式与台积电早期的模式并无二致。而且,过去几年,中芯国际的布局多在生产环节,在与对手的技术比拼上依然落后。
截至目前,中芯已经相继在上海、北京等地设厂。去年初,张汝京对本报表示,这是一种“菱形布局”,可有效整合大陆市场人才、地方政策、物流等诸多生产要素。而且,每座工厂在产品定位上都有明显差异。
但这种布局一直遭到对手嘲讽。台积电、大陆华虹与宏力等高管都曾私下表示,中芯盲目扩张,正在搞乱场上秩序。
苏州和舰总裁徐建华更不客气。前年他就公开表示,中芯重“量”,过度扩充,将让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他当时说中芯香港股价大缩水,要接受国际资本市场考验,到了重视质的时候。
中芯备受质疑的另一面,则是武汉与成都厂的“托管”模式:资本来自当地政府,中芯只负责寻找订单、管理运营。在上述对手眼中,这不是一种市场行为。
这正是张汝京被称为“建厂高手”的背景。他如今已不在意。他说,这是公司过去一段时间的生产布局,目前已不一样。
相对技术实力强大、规模大过几倍、可左右代工业标准的台积电,中芯的优势在于灵活的业务模式,机动的生存智慧。比如,尽管台积电也有封测业务,但它并未过于投资,几年来,它也一直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策略投资,但收益提升比例几乎可忽略不计。
中芯对新业务的布局,显然也不同于联电对设计企业的策略投资。联电策略投资有两重意味,即一边扶持代工订单,一边从企业中获取直接收益。这一模式显然有两大风险,一是影响其他代工客户关系,二是投资收益越来越少,风险加大。
颠覆者中芯
中芯早已超越Foundry模式。2005年来,它在代工上下游不断延伸,其中包括两个重要动作:一是借助日本技术进入核心的设备光罩环节;二是与马来西亚公司在成都成立联合科技,涉足封测,从而提高了整体服务能力。
业界关注的并非只有这些。中芯2006年涉足的太阳能业务,刺激了资本市场。内部人士透露,张汝京在美读过多个学位,其中包括新能源。该人士表示,此外,天津厂水回收与再利用技术,也是张汝京强调的业务,目前已对第三方提供。此前,记者获悉,太阳能业务去年营收已达6000万美元,由于属废弃芯片利用,几乎没成本。
当然,中芯的缺憾也很明显。在四大代工企业中,它的研发能力最弱。截至目前,它是四家企业中唯一没有建立起技术联盟的公司,而这为其海外订单拉动带来了困难。
中芯虽然拥有6大生产基地,但除了上海、天津外,每座厂都填不饱肚子。其中,武汉、成都虽借助“托管”模式,适应产业“轻资产策略”趋势,但在技术转移上困难较多。
不过,张汝京的生存智慧,已由拥抱国际转为拥抱大陆。在战略引资上,完全可以看出其用心。国资背景的大唐控股以1.71亿美元主掌中芯,可说是张汝京化解竞争、争夺本土订单尤其3G订单的讨巧手段。加上它抢在台湾地区12英寸半导体业务西进大陆开放前完成产业布局。
张汝京的长远意图早已确定,记者私下获悉,他曾比喻说,封测、新能源是俩儿子,可出外做事,光罩是女儿,要留家照顾老人。其中,成都封测厂将更名为“芯电科技”、新能源将独立成“中芯能源”,目前正在引进战略投资,张汝京打算将它们包装上市。
张汝京目前已经再次开始吊资本市场的胃口了。前不久,该公司公告显示,公司打算将再次释放20%的股份,以吸引新的战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