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终受罚 近年IT界反垄断案例面面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欧盟委员会对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处以10.6亿欧元(约合14.4亿美元)的处罚,创下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垄断罚款纪录。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反垄断调查,终于有了明晰的结果,虽然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Otellini)表示将对该裁决提起上诉,但专家分析认为英特尔的上诉之路“漫漫无期”。
分析人士认为,英特尔此次“认罚”之后,AMD无疑将从中获益。目前,英特尔公司大约占据全球八成芯片市场,而AMD只有两成左右。而今年一季度,由于低功耗上网本芯片Atom销售的下滑,英特尔的部分市场份额被AMD取得。据统计,英特尔一季度份额为77.3%,比上一季度下降了4.7%;而AMD的份额则上升了4.6%,为22.3%。
专家表示,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决定对英特尔处以重罚,表明欧盟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在行业垄断行为,将逐步加强对国际科技大公司的监管力度。笔者特整理了近几年世界各地相关单位对于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大IT巨头进行的反垄断调查与处罚,与读者分享。
1、微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立于1975年的微软就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遭到反垄断诉讼。
美国
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微软与IBM在个人电脑软件市场可能产生的冲突进行调查,后由美国司法部接管。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1998年10月,微软垄断案开始审理。
2000年6月,美国地方法院作出对微软拆分的判决。
2001年6月,微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但其违反反垄断法罪名成立。
2001年11月,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
2002年,美国联邦法院批准了和解协议,微软面对至少为期5年的惩罚性措施。
欧盟
1998年12月,欧盟对微软公司反垄断调查开始。
2004年3月,欧盟委员会认定微软公司滥用了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要求其做相应改变,并开出4.97亿欧元的巨额罚单。
2006年7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微软公司再次处以总额2.8亿欧元的罚款。
2007年3月,欧盟委员会威胁对微软公司再次处以每天300万欧元的罚款。
2007年10月,微软答应履行处罚决定。
2008年2月,欧盟又对微软开出高达8.99亿欧元的罚单。
韩国
2001年4月,韩国Daum通信公司控告微软及其韩国子公司涉嫌在即时通信软件业务上有不公平的商业行为。
2004年11月,微软被指控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MSN即时通信软件的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2005年,KFTC(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判定对微软处以3543万美元的罚款,并在操作系统中取消对MSN即时通信软件的捆绑。
2005年11月,微软为了和解反垄断起诉,向Daum支付1000万美元现金。
2007年10月,微软最终接受3543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并在视窗系列操作系统中解除对MSN即时通信软件的捆绑。
2、英特尔:
从2001年,欧盟就开始了对英特尔的长期反垄断调查,而英特尔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AMD也在全球各地监管部门和法院对英特尔提出反垄断诉讼。
欧盟
2007年,欧盟指控英特尔以折扣、营销活动补贴和低价产品等手段,阻止各大PC制造商在PC及低价服务器产品中采用AMD处理器。
2008年7月,欧盟宣布,对英特尔新增3项反垄断指控,扩大对这家全球电脑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根据欧盟法律,如果英特尔被裁定违反了法规,将可能被处以高达全球年营业额10%的罚款。英特尔2007年的销售收入为380亿美元。
美国
2008年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英特尔涉嫌市场垄断事宜展开正式调查。
日韩
2006年3月8日,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JFTC)裁定,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Intel)试图阻止个人电脑制造商使用竞争对手的微处理芯片,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要求其停止在日本芯片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2008年6月,因为英特尔向韩国PC制造商提供折扣优惠,令三星等PC制造商放弃采购AMD处理器,韩国反垄断部门对英特尔开出了2600万美元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