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电子为取暖牵手瑞萨科技 业务重合令新公司难成行业老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4月27日,盛传已久的NEC电子与瑞萨半导体合并案终于尘埃落定,双方宣布合并两家公司业务。同时,两家公司表示,将于今年7月底签署合并业务的协议,在2010年4月份将进行合并运营,并保证新公司的上市。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状况已经严重恶化。日本的两家重量级公司的合并多少给长久的市场低迷状态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有媒体评论指出,由于半导体行业面临巨大的资本投资,快速的技术更新换代导致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此次合并可以使两家公司淘汰落后的产能,并且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然而,也有分析师并不看好这桩“婚姻”,指出两家公司的结合虽将创造出微控制器(MCU)霸主,但双方将会面临沉重的整合问题。
抱团取暖
瑞萨是在2002年由日立与三菱电机的逻辑芯片部门合并而成,NEC电子则为NEC旗下独立上市公司。两家公司在2008财年都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并且前者在此次的产业衰退中受到重创,该公司预测今年将亏损22.94亿美元,销售额也将狂跌。NEC电子最近一季财报也显示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4%,净亏损达2.19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和芯片需求持续疲软的因素下,半导体行业处于长时间衰退状态。NEC电子和瑞萨的合并更类似于抱团取暖,希望合并以后的规模效应能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扩展生存空间,以有效抵御全球经济衰退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数据显示,瑞萨目前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供货商,2008年营收为70.17亿美元;NEC电子则是全球第十一大供货商,2008年营收为58.26亿美元。两家公司的合并,将诞生一家年营收128亿美元,规模仅次于英特尔与三星电子的全球第三强。这一席位目前属于东芝。
但是,另从Databeans的排名资料看出,瑞萨与NEC电子在2008年分别是全球排名第一与第三大的微控制器MCU供货商,合并以后在微控制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而其他30家同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只有个位数。同时,瑞萨是手机、汽车电子领域系统芯片(SoC)的领先厂商,而NEC电子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系统芯片(SoC)市场表现强势,两者整合优势资源、强强联手的情况下,将会对其他系统芯片厂商构成重要的威胁。为此,有分析师曾指出,在NEC电子和瑞萨科技合并之后,东芝可能会寻求与富士通建立芯片联盟。
在集成电路产业中,芯片市场大者恒大的趋势几乎成为行业的共识。英特尔在PC领域的CPU市场,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存储市场都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领先优势,也进一步巩固了两者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头两把交椅。然而,在MCU和SoC领域,市场变幻莫测,依旧是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果优势资源整合成功,NEC电子和瑞萨的合并将使得这一新的半导体巨头在这两个领域占据巨大的竞争优势。
前路漫漫
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数据显示,2009年3月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为14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9.9%。SIA会长史卡利斯表示,3月销售额不如去年同月,但从2月以来有微幅上升,显示需求似乎有企稳回暖的迹象。
在目前其他半导体厂商都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时,部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次合并。他们认为,两家日本公司的合并是不得已而为之,两者自身就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合并以后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还有可能增加更多产品整合以及管理统一的新问题。
鉴于目前瑞萨和NEC电子各自都拥有较广泛的产品线,ObjectiveAnalysis分析师汤姆·斯塔尼尔斯(TomStarners)指出,双方面临的产品重叠问题会高于产生新的协同效益。他认为,当需要生产更多种类的芯片时,制造成本也会跟着升高;而新合并的不同类型的芯片产品都需要经历新制程的适应过程,这是非常耗费资源的,短期之内将很难看到效益。“合并带来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仅仅是表面现象,如果无法发挥整合优势,提高效益,对市场格局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该分析师说。
值得NEC电子和瑞萨引以为鉴的是,摩托罗拉曾经拥有非常强大的半导体部门,发展方向却一直不明确:一方面和英特尔在电脑芯片领域存有竞争,另一方面又和TI大战于通讯领域。由于摊子铺得过大,核心战略不明显,结果其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在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被剥离后,市场占有率更是直线滑坡,目前已经跌至行业前十名以外。
为了防止出现摩托罗拉芯片业务的悲剧再现,NEC电子首席执行官ToshioNakajima称,NEC电子和瑞萨科技将一共减少2000亿日元的成本,预计新的公司不会亏损。
在合并以后,这一新巨头的业务领域将包括微控制器、系统芯片以及分立器件等多种半导体产品。令人担忧的是,两者的产品线又多有重合,产业布局不明确的缺点将进一步被放大,如果要避免重蹈摩托罗拉的覆辙,核心战略的确立将迫在眉睫。
同时,在两家公司都面临着巨额亏损的境地下,两者合并后大规模的裁员与晶圆厂关闭将不可避免。而这一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微小失误,都有可能引起企业内部管理的动荡,使得合并后的企业前路不可能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