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半导体
[导读]过去9年中芯国际(00981.HK)(下称“中芯”)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今天走到“割地(赔股权)赔款(现金2亿美元)”、创始人出局的境地?也许大家都被中芯的表面所遮蔽:高速的水平扩张、连续亏损、持续遭受诉讼。其实

过去9年中芯国际(00981.HK)(下称“中芯”)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今天走到“割地(赔股权)赔款(现金2亿美元)”、创始人出局的境地?

也许大家都被中芯的表面所遮蔽:高速的水平扩张、连续亏损、持续遭受诉讼。其实,在这背后另有坎坷隐情。

纵览中芯9年来的发展、遭遇与动荡,其实正是大陆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虽然中芯国际已经通过“割地赔款”达成诉讼和解,而且张汝京也已离职,但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却不会就此风平浪静。

垂直、水平疯狂扩张背后:无奈的选择

从IDM(即智能分销管理系统)大厂德州仪器出来的张汝京,为何一开始就选择代工模式?要知道,当年华虹NEC创立时就一直朝IDM模式延伸。

张汝京大概受了老上司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的影响。他认为大陆走IDM模式很难,因为设计、产品、市场都不成熟,发展周期会很长。那时,大陆设计公司仅有80多家,没有一家具有规模效应,而做代工,可比较容易获得海外巨头订单。

市场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华虹NEC IDM模式几经波折,如今基本搁浅。只有士兰微[8.67 2.97%]等小型公司,维持着这一局面。

但是,代工模式的订单与技术移转同步,几乎等于“来料加工”,容易滋生依赖症,失去主动创新的自主能力。

以存储芯片代工为例。这一产品海外封锁松,技术演进快,短期可提升制程水平,训练员工。短短9年,它便演进到65纳米。

不过,张汝京意识到不能单纯生产晶圆,否则会受限制。中芯在封测、光罩(关键材料与设备)以及图像传感器方面的垂直整合,可谓是对大陆半导体代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中芯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光罩提供商。这里有个故事。当年中芯有28个光罩好手,所以就想绕过苛刻的技术限制,打算自己来做。而美国政府虽口头答应出口设备,但一直拖着不放,大约半年后,中芯在瑞典找到类似产品,美国于是无奈放行。

但垂直布局行动,很容易被中芯的水平扩张冲淡,尤其以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武汉、成都为基础的“菱形布局”。

事实上,这不是纯粹的产能扩张,而是地方资源整合。张汝京表示,比如成都有水资源、人才优势,周围拥有80多家设计企业,靠近客户。而北京、天津将近100多家,深圳有100家左右。但9年内开出5座厂,也带来了折旧压力,分散了人才与管理资源。

消息人士表示,张汝京并非没有反思水平扩张压力。比如设立北京12英寸厂前他曾考虑很久。那时上海、天津厂赚钱,投资北京可能亏钱,但不投则没有前途,最终还是上马。

事实上,当深圳厂宣布后,许多地方如山东、黑龙江等地仍试图拉拢中芯前去投资,但张汝京认为产能已足够没有答应。

牵手大唐:痛苦中的长短利益博弈

中芯另一个尴尬是,9年来,投资者没赚什么钱,包括上实在内的机构也是“两袖清风”。

2000年落地时,中芯股东包括地方政府、台湾地区人士、VC,还有高盛之类的投行。CBN获得的资料显示,第一轮,投资方注资11亿美元,其中包括上实、北大青鸟及张江集团大约1.4亿美元;第二轮,北大微电子香港上市公司曾少量注资。这让中芯初期资金增至14亿美元,加上4.5亿美元贷款,它很快在上海建了三座厂。

但IPO(首次公开募股)后,中芯接连亏损,加上扩张过快,资金压力较大。不过,由于现金流高,加上有工厂与设备抵押,还是有很多银团“买账”。

但2007年局面大变:中芯主业存储芯片代工崩盘,之后放弃,导致现金流几乎断裂。这让海外私募看到了嗜利机会。

CBN曾报道,至少有5家私募找过张汝京,希望拿下一半甚至全部股份,然后退市重整,重新IPO。曾有一阵,它们在海外不断放风,说股权比例将在35%左右。

消息人士透露,张汝京不愿放给私募。它们短期虽能救助中芯,但长期会导致公司动荡。半导体产业专家莫大康说,如果私募获得多数股权,中芯将面临“颜色”变更问题。

但私募出价很高,加上当时中芯股价攀升,海外股东一直游说。该人士说,如果答应,股东或能赚到短期的钱,但会搞垮产业。

中芯没有放弃寻求政府支持。当时,CEC有意注资。但当接近敲定时,美国方面无理宣称CEC与军方有关,或在出口许可上设限,导致CEC出局。

之后华润与大唐控股参与进来。华润希望将中芯改名“上海华润”,中芯不同意,转而侧重与大唐谈。大唐在TD上游积淀深,属潜在客户,符合张汝京坚持的长期战略合作规划。上海方面也一直努力支持中芯。但本地企业如华虹、宏力自身需要整合,扭转不利。加上大股东上实处于调整期,未能直接参与新注资。

与大唐的谈判期拖了9个月,中芯股票从1港元多跌至0.4港元以下。这导致实际交易价过低,大唐以不到2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中芯近17%的股份。据说中芯部分股东颇有怨言。

中芯虽未牺牲长期利益,但股权依然十分分散。

“割地赔款”和解协议

产业布局短期效应,战略引资的长远策略,无法掩饰中芯技术体质的孱弱,台积电对它连续两次兴讼,不是偶然。

CBN曾收到过台积电的起诉书。其中许多细节显示出中芯的被动。尽管它采取了许多反击措施,有效揭露了对手的商业谋略,但并未真正扭转被动局面。

而最终“割地赔款”走向和解,却是一出未能料到的结局。

消息人士透露,前年以来,为了证明自身清白,中芯曾每隔半年给台积电方面一次材料,但台积电在未公布中芯违背2005年和解协议具体细则时,突然兴讼。

中芯认为自己被骗,就在美国反诉,称当中芯高管仔细看合同时,发现对手已将它修改,其中所涉一条最后签过以后曾改了两次。CBN获得部分审理记录中,中芯控告的原由是对方法务长伪造文书。中芯某高层曾对CBN表示,证据确凿,公司认为胜诉把握很大,但当陈述有利条件时,却被法院阻挠。理由是以后再告,先打完现在的官司。事实上,败诉后,如继续反诉,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上述高管认为,美国“政治气氛”影响了加州的判决。

其实台积电对中芯反诉并非毫无顾虑,它一直释放和解意愿。正式和解前,高盛高华发布报告称,张忠谋认为大陆订单已占公司收入3%,希望和平解决诉讼。

至于张汝京离职,消息人士说,事实上,三个月前他就心灰意冷,萌生去意。

台积电如今已一改过去口吻,称张汝京为大陆半导体业立下汗马功劳。消息人士透露,事实上,张忠谋至今依然非常欣赏老部下张汝京,一直希望他能为台积电效力。CBN记者获悉,10年前,当张汝京还在德仪时,现任台积电代理CEO的曾繁诚甚至给他发过邀请。

张汝京也许将很难再次踏上半导体代工之路。几天前,他对CBN透露,有望去做新能源。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