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力争5年拿下10项纳米技术国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区近日花落苏州工业园区,对于集聚了一百多家纳米技术企业的科技高地来说,这又是一个重磅利好。今年以来,园区已有6项纳米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申报。未来5年,该示范区将至少拿下10项纳米技术国标。
一瓶澄清无味的“一级大豆油”,用激光笔隔着包装一照,不到五秒便露出马脚:地沟油中才有的较高过氧化值和动物脂肪标的物被检出。在园区欧普图斯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总经理刘春伟告诉记者,眼前这台小巧轻便的“纳米增强激光拉曼光谱测试仪”通过更换芯片,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面粉中违规添加的增白剂等添加剂统统都能快速检测,而常规的实验室检测不仅时间长而且费用高。然而,由于国家没有该项快检技术的行业标准,使得这样的检测结果只能仅供参考,产品走上产业化道路多了一道坎。
占领八成国内市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的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化冰介绍,近两年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半导体照明灯(LED灯)上游原材料——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的市场,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今年以来,南大光电通过质监部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MO源中大量使用的电子级三甲基镓等国家标准。 记者采访发现,纳米企业无论是自身的做大做强还是向产业化集聚发展,都需要在标准化方面拥有话语权。目前园区已集聚百余家涉及新材料、光电子、生物医药和环境治理等纳米技术企业,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大、中科大等10余家研发机构和实验室,从事纳米技术研发的产业化人才超过5500人。“我们的技术世界领先,该如何抢占行业话语权?”苏州质监局园区分局去年成立后,这成了质监人员走访企业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目前,我国纳米技术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在高新技术领域是为数不多的。”苏州质监局园区分局局长欧阳庆介绍,纳米技术领域标准发展滞后,已跟不上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质监部门通过引导企业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专利嵌入技术标准,并邀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人员到企业考察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企业主持或参与标准制、修订。
作为全国唯一的纳米技术产业化标准化示范试点,未来园区将发挥科技资源、人才、政策环境等优势,促进纳米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用5年时间,围绕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和微纳制造与系统,建立企业标准联盟工作模式,通过制订高纯金属有机物、微纳加工等产品、检测以及生产规范的相关技术标准,打造完整的高端产业链,使重点企业主导产品采用联盟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5年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10项,并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推动南大光电、苏大维格、纳微、晶能、赛分等20家重点企业实现研发和标准化同步,并建设以苏州纳米所为依托的纳米材料生物学安全评价中心、纳米技术产业孵化中心、纳米有机光电制造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纳米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进程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