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多晶硅的“双反”生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9月20日起,中国对进口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补贴措施,这是继反倾销初裁后,商务部再度对美开出“罚单”。
中国对美多晶硅实施“双反”
9月16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初裁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Solar-Grade Polysilicon)实施临时反补贴措施。
公告称,经调查,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补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3年9月2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补贴措施,对赫姆洛克和AE等企业征收6.5%的临时反补贴税保证金。进口经营者在进口上述产品时,应依据本初裁确定的各公司从价补贴率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此前,中国已于7月24日对美多晶硅初裁征收53.3%-57%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至此,我国对美国多晶硅的“双反”制裁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一年之前对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做出的“双反”终裁是,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18.32%-249.96%不等的反倾销关税,以及14.78%-15.97%不等的反补贴关税,相较之下,美国的这根“双反”大棒则重得多。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联合发起的救市行为,希望提振市场士气;另一方面,也是对大量向我国出口多晶硅的美韩企业一记警钟。
美多晶硅材料价格上升
中国此番再对美“动刀”,加之此前反倾销的叠加效应,美国多晶硅企业对华出口将受影响。
据自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自7月份实施对美多晶硅反倾销措施以来,美国在中国的市场占比下降了7%,落后于韩国和德国,预计反补贴措施后,市场份额会再度缩减,整体下降达10%。
“双反”税的征收将拉高美国多晶硅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对于国内的同类企业来说,利好的消息。双反削弱了美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让国内企业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有机会占领更多市场,同时也有助于多晶硅的需求逐渐移向国内市场。
美国产品的升价,对多晶硅需求方的下游企业来说影响也有限。双反之后,硅材料会上涨,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硅材料,也可以买国内的产品。
然而,虽然此次对美再开罚单,但中国以韩、德、美三国为多晶硅进口市场的格局仍将难以改变。中投顾问分析,美国的份额减小了,但其流失的市场份额将被韩德全盘接收,我国多晶硅进口市场的根本格局不会改变。此前虽对韩征收了2.4%反倾销税,但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今年7月,我国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数量环比增长了126.4%。
政府需对多晶硅市场加以引导
事实上,对美双反无法解决我国多晶硅进口高居不下的问题。而国内光伏业在摸爬滚打中经过了一季寒冬,如今也正迎来复苏机会,内需市场有望实现逆转。受多晶硅“双反”的影响,上游多晶硅料价格短期内将出现上涨,预计四季度国内将出台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细则,届时国内光伏市场需求会爆发,保守估计将比上半年翻一番。
市场扩容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但就多晶硅产业来说,还需政府对市场加以引导。国家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但其可操作性不强,必要时需采取一些有魄力并略带激进的政策。一方面,借鉴欧美产业集中度高、企业数量少、产能大的经验特点,支持巨头企业发展,以企业集团为核心,鼓励中小企业自动靠拢,将其产能、人员、设备等以协商价格出手转移,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最终淘汰90%的多晶硅企业,剩下10%的优质企业巨头。
另一方面,引导中小企业资金退出,不要将资金全盘投入在多晶硅等产能已经严重超载的领域,而要将有限的资金放在光伏电站终端制造、天然气等领域,才能产生最佳效益。
本文由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