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者:涤烦)
本文系雷军10月30日于2013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雷军重点分享了:小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做了哪些创新,有哪些新的想法。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大概卖了1万台手机,被大家骂期货,骂饥饿营销。我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的是,通过24个月的努力,这个月我们销售已超过200多万台手机,雷军估计到12月,单月超过300万台。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巨大的变化和不同。借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下,小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做了哪些创新,有哪些新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些结果。
我想从这几方面介绍一下小米。
“老年人”创业有优势
我们是3年半前创办的,就在北四环保福寺桥的银谷大厦。我们主要是这8个人创办,很多人不了解小米为什么这么快,如果看了这8个人的简历大家可能就了解了。除了我之外,林斌我们当时创建小米的时候,他是谷歌研究院的院长,周光平博士参与了moto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的创办,1995年就在美国加入了moto,开始做数字手机。洪锋呢,谷歌一个很著名的产品是StreetView(街景),是他在业余时间开发的。KK(黄江吉)来自于微软,大概在微软待了14年,在香港。黎万强是在金山跟我干了14年,王川创办的雷石,在卡拉OK系统里面在国内是排名第一的。刘德也是在国外学设计出来的。
这么一组人的平均年龄43岁,可以算老年人创业。7月,我在美国,跟扎克伯格(脸谱创始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心里压力很大,感觉特别特别不适应,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巨头CEO人长得看起来就像个高中生,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老了。
作为老年创业者,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呢?在于我们都有接近20年的经验,整个小米团队在中关村算是超好的配置,基本上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一起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原因。
我刚从美国回来,这一趟我在美国见到非常非常多的世界老大,感觉这趟去和7月份去明显不一样,因为Hugo Barra加入了小米。我和Hugo Barra认识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感觉到Hugo Barra在硅谷有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小米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1234 责任编辑:Mandy来源:坐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