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创芯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定格应用、特色、创新思路绘就IC产业加速发展“路线图”
Flash
Flash
这是合肥市正在绘就的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的路线图:2013-2015年,起步;2016-2018年,发展;2019-2020年,腾飞。
到2020年,合肥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非数字芯片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五、成为我国集成电路集聚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转移承接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硅谷”。
……
愿景很美好,以何种形式切入更需仔细考量。
谁说中国电子产品只有躯壳没有“芯”?创新才能创“芯”。在合肥经开区,记者见到了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陈峰,他创办的龙讯半导体科技公司研发的高清多媒体(HDMI)显示芯片组芯片属国内首创,目前已占领了全国20%的市场份额,并被经开区推荐为联想提供高清接口IC。陈峰的归国创业路并非一路坦途,最艰难之时,他和团队花光了所有的钱,被迫抵押房产,在居民楼里租房搞芯片研发和测试。 2009年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看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出资500万元购买公司部分股权,后又牵线引进3500万元风险投资,公司渡过难关,得以快速成长。
“一般情况下,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周期较长,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不见效益,很难立竿见影。 ”业内专家指出,特别是在初期,需要持续大量投入,可形象地比喻为“烧钱”。做一个芯片(从设计到量产)平均需要24-36个月,加上产品推广得好,差不多要4年的时间,一旦产品能成功在市场上打拼,后期就会成为“印钞机”。
“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高变化,IC产业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寻常路。”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说。
后发地如何实现跨越梦?摸索中,“应用”、“特色”、“创新”几个关键词跃然纸上,并最终定格为合肥打造IC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概括说,就是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朱胜利说,从细分市场、特定市场找突破口,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
“从产业链上讲,设计是龙头,制造是基础,链条下游是封装测试。 ”在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经贸发展局副局长张仁斌看来,有设计,制造才有市场,设计要先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整体实现有效对接,并与合肥本土企业合作实现尽快落户。
一幅以发展芯片设计业和特色晶圆制造为重点,以开展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为抓手,以补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争取列入国家布局为着力点的愿景图正逐渐明晰。
“突破点则是集资本、半导体制造、芯片设计和终端制造为一体的‘一体化式’模式。 ”朱胜利认为,彰显特色,以模拟集成电路IDM模式为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建设虚拟IDM模式模拟集成电路产业园;应用引领,则推进面板驱动芯片、家电核心芯片、汽车电子芯片模块国产化,实现“换芯”。
“创芯梦”并非空穴来风小小芯片战略意义重大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集成电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一则数据表明,每1-2元集成电路产值,能带动10元左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进而带动100元左右的GDP增长。
然而,对比另一组数据,凸显出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迫切性: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近一半的市场需求在中国,201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口额达到1920.6亿美元,超过石油、钢铁以及液晶面板,居于首位。
小小芯片背后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重大。 “一是国家安全,一是产业安全。 ”朱胜利表示,在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领域,集成电路在信息战和武器装备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中,集成电路又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正在制定新一轮集成电路跨越式发展方案,集中力量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春天。
合肥的“创芯梦”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自身优势的清醒认识。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泰瑞达2007年在合肥成立应用开发中心。负责公司全球工程开发的泰瑞达副总裁LeeSong告诉记者,合肥的综合比较优势十分明显,交通便捷,投资环境好,生活成本较低,最关键的是高校云集,人才科研资源充沛,所以在考察了中国众多城市后最终选择落户合肥。
“发展IC产业也是实现合肥产业配套、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张仁斌对记者说,合肥拥有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自主面板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汽车和装备制造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单以一家家电企业为例,芯片便能占其总采购成本的百分之十几。
家用电器、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巨大的内需市场,使得合肥的“创芯梦”渐行渐近。
放大资本“跷跷板”作用“主角”与“推手”联袂发展
谁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角?
“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教训,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推手,而非主角。以市场化为导向,企业才是主体。 ”朱胜利认为,循着市场化的理念,突出资本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纽带作用,以点(晶圆厂)带线(芯片设计),以线(芯片设计)带面(集成电路产业),以面(集成电路产业)带体(串联合肥面板、家电和汽车等高技术产业)。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把市场和终端的巨大源泉引到产业中来。这一论断,已成为业内共识。
但政府的“推手”角色也不可或缺。 “EDA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更有助于初创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合法降低设计成本投入,并有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陈峰说。在合肥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集成电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封装测试并行发展的格局。今年,EDA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搭建并投入使用,向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EDA服务和培训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平台建设耗资巨大,一般企业无法自己承担,致使省内很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只能到上海、北京等地租用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或者使用盗版工具。 ”张仁斌告诉记者,EDA公共服务平台则帮企业免除了后顾之忧。[!--empirenews.page--]
“在资金支持上,除了每年安排资金,专项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外,还将采用参股、并购、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放大资本的‘跷跷板’作用。 ”朱胜利说。支持政策中,对集成电路项目给予倾斜。同时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量身制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
截至2012年底,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20多家,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从业人员10000多人,形成了以联发科技、Marvell、38所和43所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东芯通讯、龙讯半导体、菲特科技、科盛微电子、工大先行微电子等为代表的设计企业;以泰瑞达、捷敏三菱、国晶微电子、合晶电子、43所封装厂等为代表的封装测试企业;以铜陵有色、法液空、京通电子、无限数字等为代表的配套企业,涵盖除晶圆制造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郑莉)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设特色8英寸或12英寸晶圆生产线,综合产能超10-15万片/月;培育和引进设计企业30家以上,形成数个特定行业的IDM公司,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等特定芯片的生产基地。
起步阶段(2013-2015年)
●建立合肥国家集成电路虚拟设计园;●成立50亿-100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选准特定领域,开建特定工艺和特色产品的8英寸或12英寸生产线;●引进与合肥市场和晶圆制造联动的芯片设计公司20家左右,建设面板驱动、家电和汽车电子芯片的IDM产业。
发展阶段(2016-2018年)
●引进和培育与制造联动的设计公司超过30家,形成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制造、设计和市场的联动,推动至少2-3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市,在特定领域弥补国家空白,实现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国家重点IC产业基地。
腾飞阶段(2019-2020年)
●合肥成为我国最大的非数字芯片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五,成为我国集成电路集聚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转移承接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