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功耗元件技术成熟 能源采集系统实现自我供电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超低功耗(Ultra-low Power, ULP)技术正广泛地让各式各样的能源採集新应用成真。自给自足式(Self-sustaining)装置可以透过採集小额环境能源,且不太须要维护功夫,即可永久(Perpectual)或近乎永久地运作。这些新系统逐渐应用在工业与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也可望大幅改变医药与保健科技。
不久之前,採集微量能源或周遭微小能源以发动电子系统,听来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仅限于研究提案或实验题材。今日已有愈来愈多系统开始善用在过往遭到浪费的环境能源,如光线、震动等,供应电源线路或电池维护不易的设备。能源採集技术正迅速拓展至各种新应用,例如工业领域常运用感测器,从远距设备与有害製程中收集资讯;消费性电子藉此达到行动与便利的目标;医疗系统则用它来解决义肢及非侵入式监控的特殊需求。
这些系统可自行收集能源,维护需求也很低,由于日渐普及,人们自然好奇这些智慧系统何时能完全自给自足?也就是说人类还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创造出可永恆运作、完全不须维护的装置?其实某些应用早已开始採用这种装置。早在1970年代,德州仪器(TI)等公司推出设有小型太阳能面板的手持式计算机,这些大小如信用卡的第一代系统,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帮助民众计算小费与购物总额,尤其在汰旧换新速度飞快的消费性电子市场裡,使用30年听来已像永恆。
使用这类自我供电计算机时若要看到按键与萤幕,必须接近光源,显示在许多情况下,环境能源与应用产品存在共生关係,这也是能源採集的商机所在。计算机只须显示数字结果,而其他系统可能得透过网路传输资料与资讯。新式能源採集应用多半是各种能够相互沟通的感测器与监控装置,附带的电池可运作多年、不须维护,几乎已经可以称为长久型装置(Perpetual Device)。
在不久的未来,住家、办公室、工厂、道路、医院、甚至人体内,都将出现更多能源採集装置,这些电子装置从环境中取得电源,维护需求极低,能与其他系统或网路云端沟通。对这类系统的设计师而言,不仅要思考如何权衡效能、用电需求与成本,也得在公用系统和可用能源间达到平衡。甚至得发挥想像力:如果供电来源仅有洒落桌面的光线,或是因步行产生的地板震动,智慧系统还能发展出哪些用途?
业界厂商在推动能源採集系统背后的超低功耗技术时,也得深思这些议题。目前业界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这类应用,技术发展方向也根据此一快速发展领域的未来趋势所拟定。由于未来业界将开发出各种利用极微量能源的新应用,超低功耗的定义也将改变,换言之,今日所谓的超低功耗,他日可能是耗能大户。此外,降低功耗需求后,这类装置的部署数量将大为增加,进而建构更密集的网路。由于产业与消费者藉由此类装置派送智慧资讯的状况日趋普遍,业界厂商正在研发如何让系统脱离传统电源,并关注未来长效装置将如何发展。
[@B]能源採集应用花开遍地[@C] 能源採集应用花开遍地
未来能源採集系统不论是否为长久型装置,多半将做为网路的周边装置或远端节点。应用装置若已具备电源线,或是需要电池维持机械运作功能,应不至于迅速改变;但新型应用装置散布智慧资讯与沟通的范围将超过中央系统。部分使用电池或电线供电的现有应用装置类别,未来则可能改为能源採集,以节省成本与耗能。另一方面,能源採集应用装置大多扮演沟通角色,记录远端资讯后回送中央系统,或发挥传输开关功能。此种用途让物联网(IoT)不再限于传统电源的电器,而能拓展至迄今仍鲜少具备沟通功能的领域。
早期应用装置横跨工业与消费性电子,而快速兴起的医疗系统则提供许多值得注意的潜在商机。工业系统建置通常针对长期运作,让初期成本能长期获得回报。外型规格则以实用与功能齐全为主。对工业环境而言,极小型能源採集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可方便感测器等小型设备安装于维护不易与昂贵的偏远区域。
桥梁与建筑物结构感测技术近来广受各界瞩目,感测器可记录压力大小或材质变化,再传输资料至中央系统,藉此判断结构体质与安全程度。这些感测器运用压电收集器,从震动压力收集能源,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达数百微焦耳(Microjoule)。在部分感测器中,採集到的能源便用来驱动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CU)与发送器。另一种应用则是在有害工业环境内放置感测器,因为这类环境不易取得系统资讯以进行维护。若此类感测器能採集周遭能源,人员进出风险即可减少,也不必为了照顾设备而中断製程。
在消费性电子方面,由于成本与外型规格相当重要,可就工业领域内不存在的新型便利装置开拓商机,或针对现有产品开创新用途。例如许多消费性电子都附有遥控器,必须定期更换电池。此类系统很适合改用能源採集,不过基于成本考量,能源收集设计的价格竞争力不得逊于现有电池产品。住家与办公室如今也需要完全无线的电子装置,例如太阳能电脑键盘或电子墨水显示器等。另一方面,由于住家及办公室能源成本日增,恆温器等室内环境感测器必须提高效能,才可增加安装地点,或迁移至更适合的场所。就连一般电灯开关也可以使用长效装置--按键时所产生的能源,就足以传送指令开关灯具。这些系统都是能源採集的潜在用途,省下线路配置与更换电池的麻烦。
医疗系统为电子学新领域,而自我供电设备拥有显著优势(表1)。目前正在研发能用人体热能或动作供电的心律调节器,不必定期更换电池或动手术维护。微型能源採集若适用于心律调节器,亦可用于其他正在积极研发的体内植入式装置,藉以提升视力与听力,以及协助义肢移动。穿戴式或植入式健康监测器也可能做为人体网路进行无线通讯,再个别或统一传送讯息至外部系统,让医疗人员能够掌握资讯,未来这些人体资讯监测器的照护功能也能继续延伸,进入患者居家照护或任何场所中。
这些例子说明能源採集应用装置未来可能发展,不过还有其他较为迷你的商机。例如,想像咖啡杯附设温度感测晶片,可以通知你的智慧型手机咖啡已凉或快要见底。手机接著把讯息传递给最近的咖啡壶,或提醒你该煮咖啡了。这样的产品也可以只是个逗趣的小礼物,像是一打开会发出音乐声的卡片,但由此可见,电子科技也有好玩的用途。同样地,步行时可藉由鞋跟採集能源,脚上所踏的地砖亦然,鞋子可以用来监测足部压力点,以找出最适合你的袜子或鞋垫、智慧地砖能监控行人移动速度,藉以控制交通号志与路灯。这些案例或许听来无聊,但背后概念却相当严肃--建立自我供电长效装置的迴路早已存在,价格愈来愈平实,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泛。 [!--empirenews.page--]
ULP元件技术突破 能源採集趋势快速普及
能源採集趋势之所以兴起,必须归功于多项科技变迁。有了云端网路才能大范围派送智慧资讯,让所有非智慧装置都能有效进行运算与沟通,至于系统内部技术本身,能源採集器必须能够收集与缓衝周遭能源,再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加以运用。
光线转换面板,还有压电与热能转能器的技术改良后,小规模能源採集系统的效能亦逐渐提高。例如室内太阳光电採集器的集光效能可望加倍,以200勒克斯(lux)为标准,每平方公分可从10微瓦(μW)增至20微瓦。电池技术提升后,亦可提高缓衝能力,电压供应也更稳定;超级电容也提高能源储存效能,方便传输时所需的大量能源爆发。不过进展最显著的领域仍为主动电子元件,拜技术创新之赐,可运用更低电力、更低成本发挥更多功能。
能源採集系统包括低功耗资料转换器、数位讯号处理器、微控制器,且在16位元装置中功耗最低(图1)。此外,奈米电力升压充电器等电源管理晶片提供理想的充电控制功能,适用于太阳能、体感、热能採集系统的电池与超级电容。奈米电力升压充电器一大特色为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可优化能源採集效果。
元件技术成熟 能源采集系统实现自我供电1' />
图1 能源採集讯号链与电源管理各阶段的超低功耗零组件
儘管大众较常注意到大型太阳能、风力、潮汐装置发展趋势,但你我周遭採集环境能源的小型系统已出现稳定成长趋势。这些装置均几乎可达到长效运作目标,对居家、办公、工厂、道路、医院,甚至人体各种应用都日益重要。收集与缓衝技术的发展推动这类应用成长,更重要的是超低功耗线路快速进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