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魂:寻找中国电子工业的强“芯”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继北京出台3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后,预示着一场由政府牵头并吸纳社会资本的集成电路产业振兴计划即将展开。初步预测,至少有千亿规模的投资。
然而,这次的宏大计划能否改变中国电子工业“缺芯少魂”的现状,仍不得而知。
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最新统计,201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成长4.8%,全球半导体产业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反观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过去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然而市场规模在2013年即还只是接近80亿美元,超过10亿美元销售额的企业屈指可数。
就在这一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值达到3199亿美元,同比增长2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出口额为880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均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逆差为144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91亿美元扩大5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使得国人再次把半导体产业当做堪比钢铁业的战略性产业。
过去的事实证明,市场是换不来核心技术的。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后进国家必须通过应用来拉动半导体产业,市场是培育自有核心技术的重要基础。
中国目前是全球计算机、手机、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等产品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基地,主要产品产量占据全球50%以上。如此大的电子生产制造基地,却为何培育不出一家世界顶级的半导体公司?
愚以为,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以往没有一家世界级的电子整机企业,这使得我们本土的半导体很难获得与国际半导体公司同等的市场机会。事实上,这些年国际半导体公司可以不断从中国用户那里得到改进其产品的良好建议,而中国本土的半导体企业连入门的机会都很少有,就更谈不上不断优化提升产品性能的契机啦。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华为、联想、海尔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企业的壮大,为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围基础,本土的半导体企业有条件参与到整机产品的定义和规划,适时推出应用于这些整机产品半导体元器件。
要知道,联想电脑的销售已达世界第一,华为手机的销量已达世界第三,海尔的家电销量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这三家世界级的整机企业能够适当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那么无疑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芯”剂。
如果我的观点还没有说清楚,就请参与一下索尼、东芝、三洋、NEC之于日本半导体业的贡献,三星、LG之于韩国半导体业的贡献。
其实,“海思现象”已经很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