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ANO看「一球入魂」的社群运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影片中有一段,让我特别感触。当球队拿下代表台湾进军甲子园的资格而凯旋回乡时,正是八田与一完成嘉南大圳开始放水的时候,镜头下,一位农夫还在辛苦挑水灌概干枯的农田时,田间沟渠中竟有水涓涓流入,这画面,不禁让人感到,原来科技可以这么伟大!
80年后,到了我们这一代,已是科技满身的时代,不仅科技产品俯拾可得,连设计、制造的软硬体技术都不难学习了。当手机处理器进入8核心、64位元的阶段,3D列印有机会印出「你想的到和想不到的事事物物」,过去对科技的崇敬之心或许将渐行渐远,这时,该怎么去面对「科技」这一件事呢?
现在全球正兴起一波创业潮,背后的关键驱动力,就是应用科技的门槛大幅降低,让更多人可以运用技术去做些事。这当然是件令人振奋的事,因为这是对工业量产典范的一大颠覆:一般人就有能力去定义和设计产品。但这也带来一个迷思,即「为创业而创新」,创业者汲汲于找到一个全新的点子、开辟一块蓝海市场,期待自己能异军突起,成为下一个Apple或Google、Facebook。
从客户需求切入、设定产品策略、计算利润与成本、分析市场竞争环境,这是MBA课本里仍奉行的NABC理论。既然是「客户」,就是让企业创造财富的金主,当然要好好地去研究、分析这群人,想清楚他们还需要什么?怎么从他们身上赚到钱?于是,大数据和行为心理学成为显学,更有企业一切以客户分析的结果为依归来定义新产品。
在商言商,聪明的分析、谋略和雄厚的资源仍是致富之道,不过,已非放诸四海皆准。一个难以算计的明显例子,就是「社群」。从市场发展来看,社群经济将愈长愈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为经营社群,每家企业都为自己开设了个脸书粉丝团,但结果呢,往往都很”惨、淡”。
社群之间的经济活动相当活络,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显然超越利益,也非技术可以掌控的。愈黏稠的社群愈见「真心」,因此,用「客户」去定位「社群」是行不通的。
愈来愈多的社群运动正在兴起,包括创客运动、社会企业、社会设计等等,而要让陌生人按个赞、成为粉丝、加入核心社群,甚至一起行动的背后,必然有着种动人的号召力,或称兴趣、热情,或称信念、论述,或称道,或称灵魂。
再看看KANO吧,这球队的成员无疑练出了超水准的技术,但能打进甲子园的球队,莫非如此。事实上,从KANO球队的团队与奋战精神、八田与一的用科技服务人群,到魏德圣的以电影写台湾史,他们都有个相同的动人之处,那就是「一球入魂」。
展望未来,由社群而来的创新、创业将最有力量。科技的影响力并不会消减,但该退居幕后,为社群的活动、运动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