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讲述:2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从“羊肠小道”走出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9年,正值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15周年时,我去采访作为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的胡启恒院士,她说了上面一句话,道出了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所经历的艰难坎坷。
大家知道,Internet最早起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该网始建于1969年,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分化为军用,民用两部分网络,到1992年,互联网在欧美国家已开始普及,联机数量超过100万台。商业应用业已萌芽。而此时,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对于联入世界互联网的大门依然紧闭。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互联网蓬勃发展:web技术、浏览器相继出现,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开始显现。对于打开国门看世界的中国科研人员而言,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陌生而新奇。他们对于连入Internet的需求开始变得十分迫切——再等下去,中国的科学界就会成为信息孤岛,为世界所隔绝。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无论是按术、经费、政治、还是政策上,都有着诸多困难,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美国并不愿意让中国联入网中。面对重重阻碍,中国互联网的先驱者们毅然踏上接人世界互联网的艰辛征途。
确切地说,中国Internet的发展是由科研学术界的需求而提出和推动的。
1983年到1984年,正是国家重点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大型粒子谱仪——北京谱仪(BES),从建造、成功运行到正式采集物理实验数据的重要历史时期。
但由于北京谱仪(BES)的预制研究需要大量的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而中科院高能所尚未有足够的计算机资源,因此北京谱仪的计算工作太都是借用水电科学院的M-160计算机进行,工作人员必须往返于高能所与水科院,费时又费力。有时科研人员为了一点修改或一个输出结果,都要在路上花费两个小时。如何迅速更新和完善当时支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的计算环境,成为迫切的需求。
当时,高能所的吴为民与肖健院士多次讨论,提出了建立远程终端的方案:即在远程终端所在地(高能所)与计算机所在地(木樨地水电科学院)之间,用特高频无线电联系起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站自1984年5月开始联通,并在同年7月正式启用。这条远程终端线极大地改善了科研人员对于M-160H机的共享和使用,也为后来的高能物理所联通ALEPH国际网络打下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互联网就是在这时候开始萌芽。
同样是在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前,两个固定的地方几乎成了科学家们的“电子邮局”,一个是高能所,一个是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由于中国无法直接连接到国际互联网,必须通过国外的科研院校进行中转,因此那时发送电子邮件的价格非常昂贵——每K字节需要5~7元人民币,用电子邮件收取一页纸的信息需要付出20~30元人民币。而在收邮件时,对方一个附件就可能几百k,科学家们为了收取邮件,花费六七百元都有可能,他们对于使用E-mail的迫切需求可见一斑。
插个小故事, 雷军人生的第一次上网就是在高能所。19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雷军被一个朋友神神秘秘地带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nternet机房,这是中国第一条接入Internet的线路。据说上去后,雷军干了两件事:一是下载自己想要的工具软件;二是把自己刚刚完成的一个小工具上传到国际上好几个软件下载站点。
当中国迈出了网络通讯第一步后,入网的研究工作也即时展开,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息接入持有戒心,甚至有意无意的设置一些软硬件兼容壁垒。尽管如此,仍不乏国际友人的无私帮助。
比如,198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措恩(Wemer Zom)教授与早年留学西德的王运丰教授以及时任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澄炯建立起不错的私人关系,在1985年底,措恩凭借私人关系,说服联邦德国巴登-弗腾堡州(Baden-Wuerttemberg)的州长罗塔·施贝特(Lothar Spaeth)特批了一项专款作为此项目的经费,对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的项目提供赞助,其中包括一台至关重要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1987年7月,他又从德国带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使中国的计算机具备了与国际网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1987年9月14日晚,在当时承担电子邮件中转任务的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里,十几位中德两国项目组成员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试发中国发往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黑色的屏幕,绿色的字体,措恩仔细地往计算机里敲着邮件地址以及内容——“AcrosstheGreat Wall we can.reach every com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天,中国人完成了对于互联网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触碰。
然而,由于一个数据交换协议的小漏洞,那封邮件并未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