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营促进电信能力向互联网开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
过去一年,我国电信业最具转折意义的事情是非话音业务收入全面超越话音业务收入,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中达七成,连续20多个月保持主要业务增长贡献第一位。电信业不再纠结于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不成比例的“剪刀差”,而是从语音经营转向流量经营,并且探索如何将互联网业务与流量经营挂勾。日前,中国联通产品创新部总经理李红五在阐明该公司移动互联网策略时表示:“我们在产品策略上将进一步开放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长。”
跨界融合互联网是流量经营重要诉求
联通使用移动互联网支撑系统,支持定向流量业务,具有其他运营商不可比拟的优势。
以去年电信运营商与腾讯微信的免费与付费之争为开端,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开始实质性地考虑双方合作的空间。2013年7月30日,中国联通和腾讯合作的微信沃卡广东发布,到2013年12月31日,广东微信沃卡用户超过161万。
“现在,我们从互联网应用的角度来思考怎样延续联通在网络方面的体验优势,能够在服务于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做到多赢的效果,这是我们在做流量经营时重要的服务诉求。”李红五说,“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作为传统的电信企业,我们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做跨界融合,如何才能提供有更好应用体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
中国联通正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WO+体系的开放,与互联网公司优势互补。“我们在‘流量+应用’的合作方面去年做了大量工作,现在中国联通使用移动互联网支撑系统,具有全网订购能力,并支持定向流量业务的实现,在这方面,我们目前具有国内其他运营商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互联网企业兼并整合频繁,下一步我们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和更多互联网公司合作,这是中国联通的机遇,我们要抓住它。”李红五说。
二是利用好互联网渠道做电信产品的销售。“有了电信和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产品之后,要利用互联网的渠道让更多消费者很便捷地接触到这些产品,很容易地订购这些产品。”李红五说,“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联通2万多家自由合作的营业厅,变成互联网公司梦寐以求的线下渠道,提供分发。”
三是流量经营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流量计费是一种前向模式,谁使用流量谁交钱,但是今年有很多用户是从PC互联网上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并没有流量付费的习惯,但无线网络资源是有限的,而且需要巨大的投资来建设,这些投资需要得到回报。”李红五说,“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体现着一个公司的价值,电子商务企业更看重网站的流量,有人替用户的流量买单后,流量的增长潜力就会被释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后向收费会有合作空间,如电商、游戏、传媒等企业,他们有资金有意愿为这些流量付费,配合中国联通已经具有的流量定向能力,就能够实现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
从前年开始,类似于微信这样的即时通信的OTT业务给运营商带来巨大压力,去年,易信、来往等即时通信业务也加入了竞争。三家运营商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应对OTT业务,中国移动拥有7亿多客户,所以采用了自我创新的办法,在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中国移动宣布将加快VoLTE实现速度,并推动融合通信(RCS)发展,被业界解读为中国移动应对OTT业务的两个主要技术手段。
“中国联通在这方面采用跟随战略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在即时通信方面也在积极研究和观察,并有项目组在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意见和动作。”李红五说。
流量经营是今年主旋律
在2020年之前,OTT业务收入和移动数据流量收入,将占到整个产业收入的70%左右。
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通信行业已经进入流量驱动发展的时代。据统计,2013年,通信业对话音业务的依赖持续减弱,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3.2%;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从上年的51%猛增至75.7%。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预测:“今后两三年,数据流量的收入和OTT业务的收入加起来会超过话音收入,在2020年之前,OTT业务的收入和移动数据流量的收入,将占到整个产业收入的70%左右。收入的巨大‘倒转’,将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据李红五介绍,中国联通目前在流量经营上推动私人定制模式。流量的私人定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照访问内容的范围区分,分为定向流量和非定向流量。定向流量用于移动终端上网,访问特定内容而产生的专属流量;非定向流量,用于移动终端上网,不限访问内容范围的流量。另一类是按照购买规则区分,分为前向流量和后向流量,前向流量即用户自己购买的流量,后向流量是由合作伙伴购买的,根据一定规则,赠送给用户使用的流量。
合作伙伴与中国联通公司在上述两个维度分别组合,形成自己的私人定制流量业务,包括定向前向流量业务、定向后向流量业务、非定向前向流量业务和非定向后向流量业务等四类。
李红五表示,4G时代来临,中国联通正在流量经营方面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他认为,应用分发领域的合作将使移动互联网更加繁荣,提升用户移动互联网使用体验,甚至在渠道上会改变运营商的销售模式。运营商一直在探索有关后向收费的模式。阿里巴巴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联手推出手机上网流量免费计划成为目前后向付费的最好合作案例。李红五表示,去年“双十一”期间,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几个省份,中国联通用户流量增长与同期相比提高了19倍,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的顾忌,释放了用户对流量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