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IC-菜鸟工程师完美进阶》连载六:从困惑到坚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困惑到坚定
——坚持走技术路线的后端工程师的IC 11年
我在农村长大,1998年进入某“211”大学学习应用物理学,因为喜欢电子,大三选方向毅然放弃大热的光纤方向选了微电子。2002年毕业后,偶然在招聘会上碰到一家愿意招本科生的芯片设计公司,从此踏入芯片设计业。11年来不断地变换工作,寻找安定的理由。
图5-4 2005年在张江艺术公园
第一家公司从事MP3/DVD音视频ASIC开发,中型设计公司,总部珠海。进去前招聘经理建议我看一些电路设计方面的书,满心欢喜地以为可以进入自己喜欢的电路设计领域,结果被分配做数字电路的自动布局布线。当时挺不情愿,但听说这方面人很缺,且了解到数字布局布线虽说也是版图设计,但跟自己理解的定制版图不一样之后,慢慢有了些兴趣,正式开始学习布局布线。
刚开始的一个月,入门师傅给了一些工具的使用手册让我自己去看,一知半解地啃文档,在完成一个工具范例之后,慢慢领悟到自动布局布线“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数据准备、floorplan、placement、cts、ppo、routing、LVS/DRC、STA、conformal,花了将近半年,总算把后端的流程串了一遍,开始能做项目了。
机缘巧合,在那一年Synopsys收购Avanti之后的新产品Astro刚刚出来,公司很快就用上了,我们在硅谷的头是个“技术热”,新工具出来不久往往都会被他采用,正好趁热打铁,我把这个工具的流程也“吃”了下来,甚至带我的人了解得还不如我多。因为本身的兴趣和学校较好的基础,不到一年掌握了后端设计的基础知识,直接经理对我也挺满意,第一年下来给我加了20%的薪水。
慢慢地我也参与到一些项目中,还利用跟前端综合的交流机会,学习了些前端设计的知识。可惜好景不长,在独立做完一个CPU的block后,台湾地区的老板将公司卖给了一家当时比较知名但在走下坡路的台资企业,以前公司所有后端的人要么转前端留下,要么“n+1”走人。不想放弃一年多的学习成果只得离开,本可以投靠隔壁主攻音频后来纳斯达克上市的A公司,但内心向往上海,小犹豫了一下在拿到补偿金的第二天就跟师弟赶赴上海,结束了一年半的海滨之城的打工生活。
关于是否来上海,我以前的主管的建议是“没有tapeout经验,在上海估计很难有公司会给P&R的机会”,于是心理也没多少期待了,和师弟一家一家上门投简历(现在都觉得很愧疚:我比师弟多一年经验,跟他一起去投简历,很明显我会抢走本属于他的机会)。很意外的是一个星期内我就得到某library设计公司一份library QA的offer,工资跟以前差不多。这是家成立了三年的library设计公司,曾经在业界新闻上看到它给SMIC设计的0.18 um STD/IO library成功通过测试,很庆幸能进入到当时差不多50人左右的公司。
我做的library QA就是用P&R工具验证library的quality,用Apollo和SE分别做工具QA,其实那时候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应客户的需求提供一些后端P&R的service,只是因为我资历太浅,VP没直接给我P&R的工作机会。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基础并不在当时做P&R的那几个人之下,开始寻找P&R工作的机会。
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并转正的时候,VP给我加了点薪水并找我谈话,我表示不给我P&R的机会我会离开,也许是正好P&R部门也特别需要人,所以老板勉强答应,还鼓励了我。在试验性地让我做了一个usb digital block之后,终于让我转到P&R部门,我的tapeout经验也开始累加了,一个两个三个……带着浓烈的工作兴趣投入工作,我的自信心也在膨胀。公司也发展得很快,2005年老板收购了另外一家设计服务公司,并买了另外一家企业的IP。那时业界很多公司都在做.13um/90nm的项目,而我还是一直在做.18。看到公司膨胀得很快而自己技术上开始没有很明显的进步时,我想也许应该出去积累更先进工艺的项目经验了。
2005年底,某知名美资企业N公司开始在上海组建设计部门,经猎头介绍,几轮面试之后终于进入这家真正意义上的美资企业,加入了所谓“世界最大数字逻辑芯片”的设计队伍,第一次领略了大公司怎样利用脚本(script)来管理整个流程,优化项目执行效率;再深入了解到大型芯片是怎样一步步地被划分成小模块一个个来解决,最后再拼到一起做验证。一年半之后,带着两款产品的模块设计经验,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更适合我了,这样的大公司,methodology团队在总部,国内这边几年内估计也都是做执行,只做block后者顶层的某部分,技术上没办法有很好的成长,我下定决心离开,即使只待了一年多。
2007年年中行业形势还是挺火的,很多公司都在做音视频,数码相框、机顶盒、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好多的SOC设计公司都在招人做后端。不过很多公司风险也是挺大的,特别是移动电视,热得快去得也快。当时最想去的是Synopsys,我自觉对工具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他们的资深AE,面试下来朋友给我的信息是技术上肯定没问题,但是他们没给我offer,还是跟这家公司无缘,后来接受另外一家有些没落的美资芯片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的offer,做新成立的后端设计部门的staff engineer,工资待遇提高很多。
2007年6月来到这家公司以后,跟着直接上司开始整理后端流程,项目开始后发现这边的项目基本上是在以前的项目上做些改进,来自美国的methodology VP要我们完全follow以前项目的所有设计,包括版图和设计流程,PR工具由之前manager跟我说的Synopsys的工具换成magma,后端主要设计工作转到另外一个熟悉magma的STA工程师那边。我开始有些急躁,加上当时公司的状况不是很好,自己觉得待在这样的公司估计又是浪费时间,我又开始寻找其他公司的机会。我首先将目光投入到另外一家EDA公司Cadence的后端设计部门,几轮技术面试下来感觉还挺好的,因为是朋友推荐,对方技术层面其实对我还是挺满意的,可是因为前面跳槽太多,对方HR担心我会不稳定将我拒了。[!--empirenews.page--]
失落之下我在2008年1月回到了之前的那家service公司,前面那家公司被某著名企业合并,虽然离开两年,V公司的环境还是我熟悉的,省了些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也许是坏运到头,第二次回来我终于在事业上有了转机:后端新领导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整理65nm以下工艺的流程,并应公司战略需要开始当时热门的65nm项目。2008年花了半年时间建完flow,开始了我第一个独立的65nm项目,成功交付并通过测试。经济危机下service公司展示了自己稳定性的一面,很多公司裁员而这边状况却还不错,项目不少反增。
2009年国内H公司需要onsite工程师去做他们的网络产品,考虑到自己还没有hierarchical项目的经验,我争取到这次机会。到H公司之后发现晚我几届的校友在那边已经挑起大梁,且技术在我之上,有些感慨,在他的帮忙下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hierarchical的项目,后端设计经历在技术上终于完善了。2010年下半年公司承接的一款AP芯片后端设计开始,带着几个人努力攻关,终于在第二年元旦将项目交付。客户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分到“第一代山寨平板电脑”市场的一杯羹,可惜因为IP选择策略性的失误,产品未能很快上市,客户几乎失去了市场,看着那么好的机会擦肩而过特别惋惜,也体会到做好产品哪方面的技术都不能缺。
本来我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做项目喜欢埋着头自己干。当时在manager的培养下,我开始带起了项目,并且在项目的实施中,慢慢注意到协调团队每个人的进度,在沟通方面慢慢地也有了些自信。正好这时候有朋友在组建团队,力邀我去领导团队,我有些犹豫,技术上确实快到瓶颈,难道真的只有做管理才有更好的发展?犹豫再三我决定在本公司谋求管理机会,VP答应给我机会,在工作九年后的2011年,我开始第一次管理尝试。
从做管理开始,我内心还是不断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选择,本来有直接上司的帮助,我还是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上,可不久后他的调走让我被动起来。我喜欢的是技术性的管理,希望集中精力在自己比较擅长的复杂项目上,不喜欢分很多精力在管理上。前面在做客户项目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技术上还有个很大的缺陷:对客户的需求关注太少。我做的其实是实现,根本谈不上设计,要有更好的技术发展,离开service公司是我唯一的选择。
2012年的AP市场可谓一片火热,RK/AMLOGIC/ALLwin/Spectrum等,随着工艺越来越先进,芯片复杂度越来越高,原先一两个人的后端设计现在需要至少五六人的团队来做,后端设计周期也从以前的一两个月到4个月以上,要抢占市场,后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在service公司待了太久,加上平常不怎么关注业界具体产品的实现,我向朋友寻求建议,七月份投靠了朋友那边,做回staff engineer,期望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也希望能早点让自己安分下来。
一路走来,遗憾不少,期待还是很多。
前面跳槽很多,做选择的时候有些急躁,大部分时间都没等到最想去的公司给机会,也许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吧。另外,做技术不是单打独斗,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什么都自己学就太慢了,大家一起学更快。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做技术需要持续战斗力。
图5-5 2012年在川藏线米拉山口
个人的成长路径不同,坚持走对的路,走过了就不要后悔,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感觉中国IC现在才刚刚开始,前面十多年的耕耘,有些人的能力慢慢积累起来,但战斗力太分散,期待着行业的一次洗牌,能整合优势资源,好好做出点东西。
KT咨询顾问评价:作为一位工作了11年的工程师,他从最初自己并不是很满意的工作做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一直不断地努力着,为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辗转于几大公司,努力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希望他能为中国IC业贡献更多力量,也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一起为“中国芯”奋斗!
本书编者简介:胡运旺
人称“老胡”,看上去80后实际上70后,毕业于华东师大心理系,剑走偏锋混迹于IC圈12年余,IC咖啡(国内首家以IC产业链为主题的咖啡馆)发起人,上海KT咨询公司总裁。前后为50余家IC与电子公司猎寻过人才,分析过上万份IC人才简历,约谈过上千名IC人才。2007年在一些大学跟准电子工程师们交流,反响强烈;2011又应邀去清华等十余所高校交流,忝获大学生们热烈欢迎;2013年应邀再次奔向大江南北。琢磨着把这12年来的心得整理成册,把HR和大牛的经验介绍给“菜鸟”,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也算为“中国芯”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