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科停工 常州遭遇铁本第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很难活了。”这是易观国际分析师赵亚洲对纳科(常州)微电子有限公司前景的判断。他指的纳科公司,预计投资将达7亿美元,现因缺乏资金而导致厂房建设停工。
这种悲观的判断,代表大部分人的看法。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一知情人
士就肯定地说,“纳科难以起死回生。”
若结果真如此,则“纳科流产”事件凸现出行业与地区的双重危机——对半导体产业来说,这无疑印证了某些人的芯片泡沫论,给国内这一新兴产业蒙上一层阴影;对常州地区来说,在传统的钢铁产业出现铁本的民营之死后,又出现高科技业的外资之死。这对常州的地方经济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
尽管银行及国外资本表现出一种“见死不救”的姿态,但抢救纳科的行动正在秘密进行,行动的主体既有纳科公司董事长顾德仁,还有常州市政府,以及其他关联方。“要有敢冒风险的勇气,要有锲而不舍的追求。”在8月9日“加快常州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这样说。
纳科陷入弹尽秘绝
常州纳科公司的投资方是2002年成立于英属维京群岛的纳米科技集团。2002年当顾德仁带着他的创业计划来到中国时,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
实际上,直到现在,对芯片项目的招商引资,各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及互相争抢,这种争抢的激烈程度,在珠三角与长三角尤为明显。一个著名的事例便是上海与苏州争夺英飞凌项目,最后以苏州胜出而告结束。
2002年,在深圳市政府主导下,纳米科技集团与深圳先科企业集团合资成立了先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主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代工业务。纳米科技与先科分别占95%和5%股权。该项目于2003年6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中外双方计划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建造一个8英寸工厂。基于正常的各地招商争夺战,常州提出的“政策更优惠”,顾德仁遂弃深圳投奔常州。至今,深圳市政府为建造8英寸厂准备的土地还留在南山区。
2004年12月18日,号称常州科技含量最高的外资企业——纳科(常州)微电子公司隆重奠基。纳米科技公司宣称,将投资7亿美金,建一座8英寸晶圆代工厂。
这个项目,改写了常州无半导体工业的历史,因此“备受优待”,成为该市重点扶持的高科技工程。根据规定,重大外商投资项目需要经过发改委审批。纳科于2004年向发改委提出了项目申请,2005年9月拿到了正式批文。但也正是这个批文,使纳科的融资情势急转直下。
知情人士指出,发改委在批文中特别指出,该项目存在不确定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充分重视,妥善处理,降低风险。
这实际上向国内商业银行进行了慎贷暗示。在“铁本案”之后,商业银行在常州的各大分支机构都学到了更多的游戏规则,也变得更为“智慧”。尽管常州市政府多方协调,但对纳科的贷款最终也没取得进展。
SEMI有人士透露,发改委已将纳科项目作为一个反面典型,要求今后的重大项目要严格审批,再不能出现第二个纳科了——这就是发改委的盖棺论定。
在国内银行不贷款、政府内部有争议的情况下,国外资金开始观望、推托,纳科项目弹尽粮绝,陷入停滞。
同内出现芯片泡沫论
无独有偶。除常州纳科之外,曾经号称投资6亿美元,选址北京林河工业区建设8英寸晶圆代工厂的阜康国际,目前也处于停工状态。此前,由台湾联电副总李康智筹划建设的宁波中宁微电子公司于2005年9月13日依法清算,彻底倒闭。
对纳科的困境,易观分析师赵亚洲认为,尽管有Intel(英特尔)在背后,但Intel的CPU和芯片组从来不给外边代工,而且纳科规模上不去,采购硅晶圆和昂贵设备,成本难以消化,投资回收期很长,即使有短期客户也没用。
“纳科的市场风险很大,国家和银行都不敢再给钱。”他说,假使纳科真的投产,恐怕只能创造一定销售额,很难有盈利。
“纳科很难活了。”赵认为,实际上国内有不到1/2的代工厂都受困于资金问题,国家对中芯国际(0981.HK)已很扶持,而对适用技术的支持则不够,而中芯国际的适用技术已做到很好了。
SEMI有关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资金、合作伙伴和制造经验,未来几年半数以上、甚至60%的中国半导体厂将面临淘汰。这60%的淘汰对象应是目前蜂拥而上的规划项目或待建项目,而不是现有半导体工厂。未来几年中国会新增一些半导体工厂,也会淘汰一些,总数将仍然稳定在现有的30个左右,而这已足够满足现有产能需求。
目前,国际芯片巨头将业务线向附加值更高端领域发展,而将增值相对较低的制造和后端封装测试工作向中国转移。在企业资源新分配理念的指导下,截止到2005年,摩托罗拉已将原有的28家半导体厂,通过兼并、出售缩减至9家。这种缩减行为可谓是不惜血本,2000年在中国天津耗资19亿美元建成的新8英寸生产线,4年后便以2.6亿美元的股权让给中芯国际。此外,IBM、安捷伦也都在最近出售了部分芯片制造产能。
在汉芯造假、方舟停产后,一些芯片生产线也停滞,国内出现芯片泡沫论。事实上,对纳科的质疑,以及国内芯片业大量采购二手设备的现状,业内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
据说,顾德仁是卖二手半导体设备的。1990年代初,顾将国外的二手半导体设备转卖到中国,曾收获颇丰。英特尔向纳科转让8英寸设备和技术,都是顾的功劳。知情人士透露,纳科项目从深圳转到常州,在行业里留下很多不好的传闻,比如圈地圈钱等。 [!--empirenews.page--]
目前,长三角各地的芯片工厂,多半接收了来自境外淘汰的二手设备。宁波的中纬当初购买了台积电的旧设备,苏州的和舰8寸生产线购自中介商,中介商接手自联电,上海的贝岭亦然。
无锡华润上华一高层说,半数以上芯片生产线是进口的二手设备,但并不全是来自台湾,英美日韩也有。
“二手设备的转卖中不免会存在骗局,没有实在营运模式的企业可以骗取外汇。”华润上华这位高层说,“一般情况下,二手设备流转过程中,各环节也在增值。”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针对国内各地恶性竞争的招商引资战和国家鼓励集成电路发展的优惠政策,一些海外厂商趁机把淘汰的二手设备运到国内卖个好价钱。
常州遭遇铁本第二
在芯片行业一片风声鹤唳声中,常州当局也感到此项目的生不逢时。2004年的“铁本事件”后,常州高新区当年吸引外资,比2003年减少了10.36%。
位于高新区的纳科作为高科技项目,自然被寄以厚望——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将带动10元左右电子产品产值和100元国民经济的增长,半导体产品已成为信息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心脏”、“大脑”,特别是晶圆代工可以吸引整个IC产业链的聚集。
尽管风险很大,常州当局在引进该项目前,也作了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纳科常州公司也分别从客户群布局、产业配套服务、人才环境、竞争对手等角度阐述了长三角作为纳科项目落户基地的最终可行性。
在常州市与市高新区两级政府眼中,纳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05年8月3日,在纳科出现困境之时,市委书记范燕青在高新区会见了美国英特尔公司战略协调部部长HarishUtamsing一行,双方就推进纳科项目的建设进行了交流。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顾问、原江苏省电子工业厅副厅长邬士远为了纳科项目的融资问题,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烈日之下。他也认为,纳科是个不可多得的好项目,但因为国内外融资和管理理念的不同,这个项目在多方沟通并不流畅下几近流产。
纳科人士也表示,纳科团队并不准备依靠政府的直接投资发展企业,但在引进国外投资者的同时,由于政府并未直接投资,国内商业银行也不予支持,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政府不支持的印象,影响融资进程。
据了解,常州市政府目前已经为纳科项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排出时间表。在此解决方案中,政府作了最坏的打算,同时做最好的努力:一方面,在国内外继续融资,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到位;另一方面,筹划与其他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事宜。如果抢救失败,就取消项目,彻底清盘。
对顾德仁倒卖二手设备的投机主义,常州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驳斥说,半导体行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和扶持的产业,常州市政府依法行使服务功能,包括为国家鼓励类项目提供产业优惠政策,以及企业前期审批工作,希望借此机会带动常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一丝渺茫的生机
最坏的结果是项目流产,最好的结果是有资金投入,纳科徘徊于生死线上。由于年底前国家将出台鼓励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新政,拯救纳科的行动也在紧张进行中,只不过留给纳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按照规定,纳科的资金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到位,否则,等待顾德仁的将是常州市政府的“有所行动”。
常州与纳科的合作方式是,政府允诺为纳科提供相应土地和厂房,这些固定资产将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纳科,但前提条件是纳科的注册资本必须到位。但目前纳科注册资本不到位,因此政府并没有建厂房,也没有授予纳科土地使用权证。
这种做法颇似中芯国际与武汉当局的合作,但合作尝试显然不如后者。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厂,中芯国际正计划代管武汉一个投资100亿元的12英寸芯片工厂。该项目的投资全部由武汉市政府投入,中芯国际代为管理并收取管理费。
这是一种“融资租赁”模式,一方根据对方的需求建设厂房、置入设备,随后将这些固定资产“租赁”给对方。对这种模式,SEMI专业人士认为,这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政府最终自吞苦果。
即便常州真的仿效武汉的做法,纳科的实力亦不能与中芯国际相提并论,所以常州当局如果凭自身财力继续投入并建成厂房、置入设备,再租赁给纳科的专业团队来打理,也是一种可能的结果,但显然风险全部由常州政府一方来扛。
不过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也在减小,因为顾德仁团队的中坚力量正在流失。顾德仁重金从中芯国际“挖”来的管理和技术团队相继离去,其中包括前中芯国际晶圆1厂厂长邓觉为及其工程师团队。
SEMI有人士认为,常州当局不会以赌徒心态冒这个风险。“顾德仁尽管四处活动,但他肯定找不到钱。”
常州纳科注定要重蹈宁波中宁微电子公司的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