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海归逐梦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中国,不要说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即便是在乡村、社区、企业、工厂,也常常能看到海归们活跃的身影。他们负笈远洋,留学深造,学成归来,投入祖国的怀抱,他们像一朵朵浪花,汇成了浩荡的留学归国浪潮。
“祖国,只有祖国,才是我最大的人生舞台”
今年年初的一天,在北京日坛宾馆,与其说是一次看似平常的会议,不如说是一次特殊的头脑风暴。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甘中学、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升、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不同年龄段、不同历史阶段回国的海归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成员们,围绕留学归国人员如何更好地发挥所长、产生规模效应,激昂慷慨,各抒己见。虽然与会者的观点引人关注,但海归们的回国故事更令人感动。
归,还是不归,确实是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留学美国的施一公,有过挥之不去的惆怅。
1984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从此,留学出国从“独木桥”变成了“阳关道”,自费出国人员渐成留学主力军。是否回国,也成为留学生的自由选择。
据统计,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中,博士滞留国外的比例高达87%。《科学》杂志曾把中国的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作为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40岁不到就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活更是富足,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15亩田园。
“施一公,以后你可得为咱们驻马店人争光啊。”小学常识课老师对他饱含期待的话,施一公整整记了32年。小家富足了,可我的同胞呢?寄予厚望的父老乡亲呢?他有些怅然若失。施一公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我缺少的是对祖国的回报,缺少对自己求学时期信念的坚持,缺少让我振奋的直接帮助同胞的成就感!”
2006年5月,清华大学一位领导找到施一公:“全职回国工作吧!”施一公怦然心动,好像梦寐以求的愿望被别人说出了口。他按捺住激动:“我先回家问问妻子。”
一天后,施一公做了决定:“我可以全职回清华。”
短短一句话,施一公放弃的是什么?普林斯顿实验室十几个博士后,六个博士生,还有两个实验员。每年150万美元的直接科研经费,超过200万美元的总经费……当然,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妻子的工作,孩子喜爱的幼儿园,以及美国的房产和汽车。
然而,时间愈久,施一公愈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以《归来吧,我的朋友们》为题,写下了这样的博文:“祖国在巨变,回国前,我是巨变的旁观者,现在,我是巨变的主人翁!归来吧!趁你还年轻!”
和施一公有相似经历的海归大有人在。
多年前,甘中学在美国康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ABB,从研发工程师一直做到自动化首席科学家,拥有了汽车、别墅,女儿也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读书。回国的动力,源于一次参与ABB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转让谈判,公司封闭的技术转让策略深深刺痛了甘中学:我为ABB发明了那么多技术,却并没有给自己的祖国服务,我对得起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吗?回国后,甘中学致力于为中国打造一个新能源企业,并带回来68名海归博士,形成了创新新能源的“梦之队”。
和许多人一样,陈十一的“美国梦”是致力于追寻那里的科技与创造力。作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接受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席教授、系主任,陈十一的经历受到了很多人的羡慕,但他自己却从未停止思考: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来美国后更容易在学术上做出成绩?中国有很多很好的工科大学,但还是缺少特点突出的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工科院校。于是2005年,陈十一选择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几年来,北大工学院已经吸引了一大批从国外回来的青年学者,他们与陈十一一道,为“中国创新”培养人才。
提起张辉,应该首先提及同在伯克利读书的师兄邓中翰。1999年,邓中翰来电,邀请张辉回北京参加50年国庆海归博士团。祖国的蓬勃发展令人如此振奋,博士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国庆后的第十四天,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03号,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破旧仓库里,中星微电子公司正式成立了。邓中翰、张辉他们仅用了17个月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大规模占领国际市场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星光一号”。中国,由此结束了多年来无“芯”的历史。
2006年,张辉独自创业,于2007年研发出首枚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芯片,成功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又研发出全球首枚基于4G标准的时分长期演进终端基带芯片。让我国的通信产业从跟随到引领,是张辉未来努力的方向。
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正在成为归国人员干事创业的最好舞台。“祖国,只有祖国,才是我最大的人生舞台。”在选择回国的道路上,海归们对此感到尤为真切、尤为强烈。
中国日益强大和人才战略是强大的磁场
2008年9月,在华尔街工作8年的“金领”肖东感到了严冬的凛冽。9月15日至26日,短短11天的时间,近200年来逐渐形成的华尔街金融版图,遭遇了“地毯式”的巨变,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美林集团易主,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在为避免破产苦寻买主。美国劳工部宣称,9月,企业共裁员15.9万人,创5年来单月新高。
肖东心惊肉跳地看到,周围的一切像过山车一样。一家家大银行倒闭,越来越多的人抱着纸箱离开公司,在街头怅然若失。他当然知道华尔街历史上曾有类似的风云巨变,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置身其中。
[!--empirenews.page--]然而令肖东欣慰的是,在万里之遥的祖国,奥运圣火刚刚熄灭,奥运给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正借机调整产业结构,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更令肖东欣慰的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推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该计划主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我要回到祖国去。”肖东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同朋友和家人交流,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过去祖国需要我们,此刻我们更需要祖国。”
一天清晨,肖东穿上西装,对着镜子拢拢头发。他要去赴一个特别的“约会”,与祖国,与自己后半辈子的人生。
这是一场来自中国的招聘会,提供在金融中心上海的工作机会。现场人头攒动,有超过1000名应聘者,热情地向聘方推销自己。肖东在祖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回到祖国去,仿佛无声的召唤,仿佛心底的力量,一个个留学生做出了自己的决断,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
一位归国企业家说:“海归再不归,晚矣。5年后?10年后?阵地早被人家占领了,哪里还有机会给你们?”
2008年,7万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下了历史新高。
丁洪是“千人计划”首批引进的专家,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008年,他毅然辞去美国的终身教授职位,举家回国。
“现在国内的科研经费大幅增加,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能够做一些复杂的、前沿的事情,包括大科学工程。”丁洪在回国前曾做最坏打算,3年发不出论文,可回国后,不到两年就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了十几篇文章,比在国外时还多。
让丁洪等归国学子更加振奋的是,“千人计划”之后,“万人计划”又登台亮相。从2012年起,我国将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国家的人才政策像磁石一样把海归们吸引回来,并给他们搭建起一个施展抱负的硕大平台。
最新调查数据表明,“经济发展机遇”是近年来广大留学生回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因为可以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而回国。
中国的日益强大,经济繁盛,朝气蓬勃,就是强大的磁场。
一位当代海归感言:“回来,就像一个有魔力的呼唤,这里有融化在骨子里的文化传统,这里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中国话,这里是最亲爱、最坚实的祖国大地……”
百余年留学史就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
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神州大地与世界各地回响:“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大批归国人员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留学运动波澜壮阔、蔚为壮观,从民主科学的呐喊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新中国的成立到“两弹一星”的震撼,百年中国的历史关头和重大事件中,都活跃着归国留学生的身影。他们给中国带来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脚步,为中华民族走向富强、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翻开厚重的中国近现代史,人们不难发现,蜿蜒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留学生在每个年代都闪耀着光芒。
中国的命运改变了留学生,留学生的命运影响了中国。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头5年,共有1424名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他们用科学的力量,捍卫了共和国的江山。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曾留学海外。
在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历程中,印刻着留学生的坚实足迹。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政府迅即派出一批青年学生,赴苏联、东欧留学。10多年间,18000多人全部归国,活跃在工业、国防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
十年动乱,让外派出国这条人才河流几近干涸,人才枯竭成为当时国家进步发展的掣肘。
历史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关闭许久的大门豁然洞开,一个新时代由此开启。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留学生在中美建交前夕启程赴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后来被写进党的文件。
截至2013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144.48万人。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35.35万人,是本世纪初回国人数的近3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2.4%。对近年来留学回国人员的抽样数据调查显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占留学人员主体。63%的留学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30%具有学士学位,6%具有博士学位。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新西兰、法国、德国、俄罗斯等教育较发达国家。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万海归潮,浩荡中国风。
中关村可以作证。这里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于一地,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留学大潮的重心,是海归“上岸”的汇聚地,创业成果的迸发地。在这里,不仅有邓中翰的“中国芯”,还有李德磊的方舟一号芯片、寿国梁的六合万通芯片、程京的生物芯片;不仅有张朝阳的搜狐、汪延的新浪、李彦宏的百度,还有韩征和、刘庆的超导电缆,有严望佳的网络安全……
黄浦江可以作证。截至2013年6月,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回国留学生超过10万人,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目前,留学生在上海创办企业4500多家,总注册资金超过6.4亿美元,且大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上海七成以上的两院院士、九成以上的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出自海归。
……
或许一万个留学生会有一万个回国的理由,但如果把这些原因变成细碎的磁针,人们会发现,都指向太平洋的西岸、世界的东方,指向同一个目的地:中国。[!--empirenews.page--]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