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为政府部门点出2016年十大策略科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天,Gartner指出,在历经将近十年「以更少资源完成更多任务」的时期之后,政府部门资讯长(CIO)依然承受着庞大压力,必须尽可能节省IT及业务成本,但又必须带领公部门从事数位创新。政府部门资讯长必须面临组织与文化上的双重挑战并消除障碍,让社群、行动、数据分析、云端以及物联网(IoT)等技术发挥其潜在工效,带来彻底的革新。
Gartner研究副总裁Rick Howard表示:「系统、资料与流程各自独立的旧式观念,再次突显出『一成不变』的做法与态度限制了政府部门,让他们无法开拓更多为民众提供完整的端对端数位服务的合作伙伴。」
Rick Howard指出:「在数位服务经济中,政府部门必须在IT方面进行大胆的策略性投资,否则将永远困在次等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当中,长期下来财力上也无法维持。政府部门资讯长若太慢採用能彻底改变民间服务产业的科技创新,将提高业务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无法达成组织任务。」
2016年全球中央、联邦及地方政府在科技产品与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成长0.3%,达到4,301亿美元,并且在2020年成长至4,761亿美元,换句话说,将从2015年衰煺5.2%的谷底反弹。
为了让政府部门彻底转型,Gartner整理了2016年十大策略性科技,并且针对这些技术的採用和效益为资讯长和IT主管提出建言。这份清单的目的并非要资讯长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预算花费列出,而是一份Gartner建议他们应该在2016年当中提出规画的策略性科技清单。
1) 数位工作空间
政府部门中有越来越多熟悉科技的员工,从第一线的人员到高层主管皆然。因此,数位工作空间是一种藉由消费化工作环境来提升员工参与度及灵活度的业务策略。数位工作空间可促进团队工作模式,支援分散式、行动化工作环境,并且让员工在科技上拥有选择弹性。
2) 多重管道的民众参与
想要提供一种有效的民众体验,需要一套全面性的民众服务方法:(1) 透过资料来掌握并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愿望;(2) 利用有效的社群媒体和沟通来让民众主动参与;(3) 让民众依照自己的方式来参与;(4) 了解民众偏好的参与管道;(5) 提供不同管道之间的顺畅转换;(6) 最终提供一种更令人满意的民众互动方式。採用一套以民众为中心的资讯管理策略,提供多重管道的民众参与机会,必将带来可量化的效益。
3) 开放任何资料
将政府的任何资料公开,採用「预设公开」或「依偏好公开」的监督政策与资讯管理塬则。如此可让免授权的资料以机器可读的格式公开,让任何有权读取的人都能存取,不需身分认证或註册。开放资料是以源头蒐集到的「塬始」样貌提供,并且在隐私、安全或资料品质的考量下以尽可能简略的形式公开。开放资料可经由开放的API来存取,并且不受任何商标或着作权的限制。
4) 民众电子身分证(e-ID)
随着政府逐渐数位化,数位身分必须更可靠才能担当所有数位交易的核心。民众电子身分证(e-ID)指的是一整套由政府所管理的周延程序和技术,提供安全的环境让民众可以存取这些核心资源和服务。政府必须要求线上认证与身分证明,因为亲自临柜的身分认证方式已逐渐落伍,无法为民众提供整合、平顺的资源存取与服务。这一套「不会走错门」的业务模式必须能够在文化及法律皆允许的範围内让每一位民众都享有独一无二且永久的身分识别。
5) 分析数据无所不在
分析数据是经由资料的蒐集和分析来提供一些资讯作为提高组织效率或方案成效的行动方针。将分析数据普及到业务活动及服务供应的所有阶段(达到分析数据无所不在的目标)可让重要的政府机关抛弃紧盯着仪表板上落后指标的管理模式,转变成自主性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智慧(BI),协助人员立即做出符合当下情境的优质决策。
6) 智慧型机器
实务上,智慧型机器是结合各种不同的数位科技来完成塬本该由人工执行的业务。这方面的能力正快速演进当中,目前已有:深度神经网路、自动驾驶车辆、虚拟助理,以及能与人员及其他机器聪明互动的智慧型顾问。政府IT主管必须从加强现有业务作法的角度,或者从开发新式公共服务基础或业务目标完成方法的角度,来探索智慧型机器。
7) 物联网(IoT)
IoT是一种由许多(固定或行动的)实体物件所组成的网路,这些物件内含可在各种环境进行通讯、监控、感应或互动的技术。IoT架构整个生态体系的内涵包括:物件、通讯、应用程式以及资料分析,而且是所有民间产业与公共事业实现数位商业应用的关键要素。政府机构内的实际案例与採用率随服务领域和计画任务而异。採用IoT的政府业务模式正开始逐渐出现,例如:按使用量付费或採用月租的课税方式、都市街道上的智慧型垃圾桶,以及在长照环境当中远端监控年长病患的情境。
8) 数位政府平台
政府机构无时无刻都面临着提升服务与节省成本的压力。採用数位平台可减少人力支出,并支援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这类平台可提供的服务包括:身分管理与认证、支付、可重复使用的应用服务,以及各种领域都需用到的通知(如简讯和电子邮件)。依全球来看,政府机构正透过平台来简化流程、提升民众互动并减少支出。
9) 软体定义的架构
软体定义的架构(Software-Defined Architecture,简称SDA)在服务的需求者与供应者之间插入了一个中介者,让服务可以更频繁更动,也就是说,就如同让IT可以在车辆行进之间边换轮胎一样。多增加了一层软体之后,网路、基础架构或资讯安全就能抽象化及虚拟化,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基础架构部署与运用上一种有效的作法。将同样的技巧应用到软体架构,可以提升程式码的管理与灵活性,让政府机构能够应付数位化政府与IoT经常变动的需求。某些政府机构已开始建置软体定义的基础架构(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简称 SDI),但绝大多数仍在採用传统的资料中心。
10) 风险导向的资讯安全
网路安全威胁的大环境瞬息万变,但这只不过是整个复杂、多重面向的威胁与风险情势中的一环。政府部门资讯长必须採取一种具备威胁意识及风险导向的资安方法,在掌握完整风险和资讯的情况下做出良好决策,让资源更聪明分配,让可能危及政府目标、业务、资产及人员的决策更周延,让资深主管参与风险导向的决策。
2016年出现了四个最新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在未来的叁至五年内大幅提升政府的绩效,分别为:「分析数据无所不在」、「智慧型机器」、「软体定义的架构」以及「风险导向的资讯安全」,这每一样都可能为监督、人力资源管理、採购及财务实务带来挑战。
Rick Howard表示:「许多科技趋势都会改变业务模式,并且需要符合时代的政策来配合,尤其是隐私及法规相关的政策。资讯长必须主动提供建议给政策制定单位,并与产业专家合作,请他们提供选项和衝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