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并进!国产自主芯片“中国芯”的崛起之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自主芯片“中国芯”的崛起当前状态如何?近日有几件不同“典型”的案例值得探究:一是兆芯宣布16纳米CPU 2018年流片量产,这是延续威盛CPU自主研发的处理器;二是澜起科技与强者英特尔合作,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加码数据中心平台投资;再者,龙芯也将在2020年前被多颗宇航级卫星采用。
这三者路径自有相异,但近期不约而同动作频仍。显示 “中国芯”的梦想正透过多条路径,包括与国外强者合作,或透过在成熟产品的平台上靠自主研发接轨市场;或纯粹靠着自主研发取得党政军行业领域青睐等“多条腿”同时迈进。但业界认为,多雄并起 “多条腿”走路的局面,要待真正中国崛起为市场所接受至少还需要10年的时间。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魏少军教授指出,中国芯要靠 “两条腿”走路,再过10年,中国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一定能走到世界的前列。”
自主研发芯片 军用宇航级涉及国家安全
近期央视对于国产芯片龙芯的专题报导已经引发外界关注,究竟这款“典型”的中国芯还活着吗?其生存状态如何?
中科院计算所总工程师、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介绍,北斗卫星中的“心脏”也就是处理器CPU,能够抵抗高辐照,采用陶瓷封装气密性较高,这是一般塑料封装所达不到的。龙芯芯片的客户搭载要求使用寿命长,要求持续使用10-15年。
他说, 龙芯CPU要使用寿命长,达到这个目难度大。目前卫星系统已经有三颗卫星采用龙芯CPU,其中一颗卫星已顺利运行两年,另外还有十几颗卫星将后续搭载龙芯的CPU芯片。
胡伟武称,由于宇航级的芯片要透过首脑级的外交才能购买,一是可能在取得途径上受到阻碍;二是其应用很多涉及国家安全,所以龙芯才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确保信息安全。
目前龙芯新一款芯片正在进入最后流片阶段,预估订单已经近10万片,其中宇航卫星将大量采用。除了宇航级用芯片以外,公用事业用的交通指挥灯号内的控制芯片;以及海信的数字电视、海尔的机顶盒内采用龙芯已经达5百多万套。
事实上龙芯中科企业已于2016年实现营利,未来龙芯也有个“小目标”,胡伟武说,2020年前,龙芯主供党政军、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客户市场;但进入到龙芯第三代,期待也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展开布局。希望能尽速加入政府采购系统中,目前正与供应链中其他厂家洽谈软硬件整合合作。
央视评论:“自主创新并不是发展 “中国芯”唯一的路,为了解决中国的 “无芯”之痛,有人购买成熟产品的授权,有些人直接并购海外的芯片公司,“竞合”可以透过与国外的公司竞争合作,取长补短。或许多头并进,多方尝试,正是从初创继而迈入壮大阶段的中国芯发展道路上一个比较适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