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预装软件:流通环节有空子监管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些现象也许很快就会有所改观。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以及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等。经过半年的过渡期,《通知》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执行。与此同时,在10月24日召开的2013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强调将从三方面加强监管,并呼吁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流通环节有空子
齐抓共管方有效
手机预装软件一般无法卸载,用户想要卸载必须通过刷机获得ROOT权限,而刷机之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将存在隐患,有些手机还会面临无法保修的问题。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梁萧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预装软件可分4类:一是生产厂商预装的软件,如联想手机装自己的UI;二是合作伙伴的软件,如生产厂商与微博合作,手机就会预装微博APP;三是运营商定制机预装的软件,如中国移动定制机会安装MM商城;四是经销商预装的软件。
根据《通知》规定,生产厂商在申请手机进网许可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提供操作系统版本及预置应用软件的基本配置信息。这是在对手机产品硬件、配件进行规定之后,相关部门首次在操作系统和软件上对生产厂商进行审核。而上述前3类预装软件都将受到该《通知》的约束。那么第四类呢?
泰尔实验室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通知》从源头上对预装软件进行治理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就很难监管,存在渠道商刷机的情况。据了解,手机出厂之后,各级代理商、手机经销商、刷机公司等都能对手机进行软件预装,软件公司会按照软件的激活情况向他们支付费用,越接近消费者的渠道商获利越多。而刷机都要获得ROOT权限,这基本上都违背了生产厂商对各级代理商、经销商的要求。
一家国产手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指出:“这些坑用户的行为一般都出现在流通环节,因为很多软件公司都把钱给了渠道商。”对软件厂商来说,为了获得用户入口,他们会从生产厂商向下做递推,通过给经销商提成让他们在手机上预装自己的软件,以此抢占用户市场。
祝军表示,手机软件预置涉及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在入网许可管理上,除颁布行业标准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大抽查力度,对获得进网许可证的智能终端进行监督抽查;并公示预装信息,能让用户将购买到的智能终端的预置应用软件信息与公示的信息进行对比,发现问题随时举报。
山寨手机或漏网
预装也需区别看
上述泰尔实验室专家告诉记者,办理进网许可证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一些山寨手机厂商不来办理,只有被查处时才被发现,他们会成为漏网之鱼。而据了解,目前我国手机制造厂商约有557家,其中399家是品牌厂商,其余多是小企业或无牌、贴牌厂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流通领域,各层级的渠道商、山寨厂商都有可能受到利益驱使而预装恶意软件。
而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微利时代,手机预装软件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部分的收益,对预装软件进行限制是否会给手机生产厂商营收造成影响?
上述国产手机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手机品牌厂商大都十分注重企业形象和售后质量,在预装软件时都很严谨。中兴手机业务中国区总经理叶卫民对《中国电子报》记者明确表示,新规出台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对大品牌手机厂商也没什么影响。
梁萧认为,目前生产厂商一般预装的都是平台性软件,应用类软件不多,所以预装软件规模还比较小,新规定的执行不会对生产厂商的收益有太大影响。但他表示,预装什么样的软件对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用户粘性有较大影响,这对品牌厂商而言可能更重要。
看来,对于预装软件也要区别看待。正如祝军所言,一些预装软件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降低使用门槛。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移动互联网战略分析师施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那些为了实现差异化、通过预装软件和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软件应当予以鼓励,希望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产业创新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完全没有监管会造成消费者利益直接或间接受损,而过分的微观管理不仅增加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也会对产业创新有所抑制,甚至可能在不经意间培育出“寻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