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食品添加物名单仍有漏网之鱼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卫生部虽然大刀阔斧的加强对违法食品添加物的管理,也重新汇总发布而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违法添加物的黑名单成员也越来越多,但仍有25种违法食品添加物未加进黑名单,无法进行检测。而致使此种现象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卫生部曾在今年3月1日明确,公布的47种非食用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也因此一些不法商贩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苏丹红等)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而对于可能在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中违法添加的苏丹红,也有检测方法: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二是检测方法有待研制确定,相当部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暂缺。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12种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针对部分物质需要研制测定方法。比如针对焙烤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馅料原料漂白剂,卫生部表示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三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对于可能在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等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酸性橙Ⅱ,卫生部也表示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Ⅱ的测定方法。不过卫生部也指出,可以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其三是过程管理中存在一些弊端。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庆孝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缺失检测方法的物质,可以在现场审查中把关,比如看有没有使用记录等等,而且还可以寻找其他方法替代,“国家也会再制定、再出台(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