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翡翠的种种的谬论,拉曼光谱鉴定最靠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很多爱美的人士来说,翡翠是既美观又优雅的饰物;对于收藏家来说,古代的上乘翡翠,让他们爱不释手,是收藏的佳品。但近日,网上流传的“流传可考的清代翡翠在现代机器的检测下,99%会显示出是B货”、“现代翡翠A货经汗沁也会变成B货”等观点,让藏家深感不安。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翡翠挂件)
(清代福禄三色翡翠镯)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春云博士和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丘志力先生,他们一致表示:无论清代翡翠还是现代翡翠,都肯定不会出现因土沁、汗沁、化妆品沁而由A货沦为B货甚至C货的情况。但是,经验不足和训练不够的人在测试结果不到位时容易将这种受沁翡翠误判为B或C货。
出土的翡翠会由于长期受到土壤酸性物质的侵蚀而改变表面结构甚至外观,导致在10倍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下观察会出现类似B货的结构(经验不足的人就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但其他的科学检测不见得会显示出B货的特征,因此是可以准确鉴定的。因此,土壤令古董翡翠降级的讲法是一种笼统和不够科学的表达, “在现代机器的检测下,99%会显示出是B货”的情况更不会出现。
天然翡翠经过打磨加工不可能出现成品变成B货的问题。但天然翡翠经过雕刻、加工,最后一般经过一道燉蜡工艺。燉蜡包括上蜡和浸蜡,这些都是被业界允许的翡翠优化方式,都与酸洗充胶的翡翠处理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然而,天然翡翠所燉的蜡和处理翡翠所充的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只要检测到了有机高分子的谱峰就可宣布该翡翠为B货或者C货。
部分质量比较一般的翡翠(如行家所说的豆种翡翠)被汗液酸性较强的人佩戴会使其表面结构受到“侵蚀”,从而显示出类似B货的表面结构特征,但改变的不是翡翠的成分,只是翡翠表面结构的表观特征。然而,经验不足和训练不够的人在测试不充分时容易将其误判为B或C货。,A货翡翠是不可能通过人体佩戴、汗沁、化妆品沁等转变为翡翠B货、C货或B+C货的。而拿到一块翡翠,搞明白它是A货、B货或C货则是当务之急。如何来鉴定呢?
一、放大镜看翡翠方便通用
宝石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法。如观察翡翠表面是否存在未经处理的苍蝇翅、翠性、桔皮水波纹等;是否存在与酸蚀有关的酸蚀网纹、充胶裂隙、“沙眼”、“沙坑”、“充胶凹坑”等。
肉眼借助放大镜观察是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宝石学家的拿手好戏。但是,这样的鉴定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燉蜡优化和注胶处理产生的物理特性之间有时存在模糊性。这时,就要求使用仪器得出准确的数据或者谱图才能说明问题。所以,利用现代仪器检测翡翠是必需的。
二、拉曼光谱测翡翠最保险
最初人们采用红外光谱仪等来鉴定翡翠和出具证书。随着翡翠处理技术的提高,红外光谱仪也有无计可施的时候。比如,红外谱图鉴定出有机高分子存在时,这件翡翠究竟能不能准确定为翡翠B货、C货或B+C货呢?
因此,在红外光谱无法区分翡翠A货所用的虫蜡和翡翠B货所用的环氧树脂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更高级的仪器设备了,那就是拉曼光谱。而拉曼光谱鉴定技术只能在一些国家级的学术研究机构才有。
拉曼光谱研究发现:翡翠所含的有机高分子在2800~3100波数区间有明显谱峰显示,但川蜡的谱峰在2848、2882波数,环氧树脂的谱峰则在2869、2905、3069波数,两者明显有别;不仅如此,环氧树脂在1100~1700波数区间还有1116、1189、1611几个谱峰,而这是白蜡不可能有的。因此,应用拉曼光谱可以准确地区分白蜡和环氧树脂。同样道理,拉曼光谱还可以准确鉴定和区分翡翠B货的涂层玻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