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文望远镜发展之路 自主研制or国际合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天文科学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各国都致力于天文科学和天文仪器设备的研发。近日,“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我国天文大设备的现状与未来”召开,我国天文设备未来发展之路再次成为人们热谈的话题。
关于我国天文大设备,尤其是天文望远镜发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应该以自主发展为主,研制极大望远镜等,推动天文科学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如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等最有威力的光谱巡天望远镜,证明中国已具备建造极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的技术能力、队伍和经济实力。尽管目前我国重视巡天望远镜的选择十分正确,但要想达到世界一流天文水平,我国就应该建设极大望远镜,并向30米级望远镜迈进。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来迅速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前期论证、关键技术突破以及人才队伍的积累,使得国际望远镜发展历经了多年积累,如果我国也要走这条道路,还是会落后于他们。因此通过国际合作参与下一代巨型望远镜设备的建造、管理和运行,成为不可错失的机遇。如我国积极参与的30米光学—红外望远镜(TMT)项目,中国计划以超过10%的份额参与国际共建,承担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系统的研制任务,这将会推动我国天文科学进步。
看来,我国在希望拥有一台更大、更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出艰难的抉择,究竟是自主制造,还是国际合作呢?抑或是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