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王大珩曾不到一年研制出原子弹光学测量仪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王大珩1915年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虽然父亲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王大珩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早就听说清华大学理学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1999年9月,国家为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王大珩在公众面前最公开最隆重的一次亮相。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迫在眉睫,而光学测量设备尚无着落。研制的重担落到了王大珩的身上。王大珩奋力攻关,不到一年便交出了合格的仪器。
我国研制中程导弹时,上级要求王大珩提供测量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和飞行姿态的大型观测设备。当时,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但他们对外实行封锁。
王大珩提出了总体方案,在多方配合下,仪器一次研制成功,为我国中程导弹发射,以及以后洲际导弹发射、卫星飞行试验提供了宝贵的测量数据和影像资料。
直到近年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海上光学测量奠基人
在“远望”号科学考察船上进行光学测量,又是一个高难课题。谁都知道,光学测量必须有一个平稳的工作环境。而“远望”号在海上工作,船体在风浪中强烈摇摆,不可能有一个平稳的工作环境。
为了攻下这个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多次出海进行光学设备的试验。他和“远望”号总设计师商量,把烟筒挪到了船尾,光学仪器放到了相对平稳的船中心。之后,王大珩带领大家进行了多方面的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为我国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地球同步卫星的跟踪测量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大珩的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863计划提出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