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震局在昌平地震台举办地震台站开放活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天是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上午北京市地震局在昌平地震台举办地震台站开放活动,前来参观的市民得以近距离接触各类地震监测仪,了解地震监测的全过程。
昌平地震台台长张中五介绍,昌平地震台台址位于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带和北西向南口孙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历史上沿断裂带两侧时有中强震发生,台址建立在此处就是为了对有关地震的蛛丝马迹进行严密细致地监测。而在开放日活动现场,最吸引人的则是参观地震监测设备。
地震台二楼的“仪器室”里摆放着大小十多台仪器,大的似大容量冰箱,小的似微波炉,“这是砂层应力仪和质子磁力仪”,张中五指着中间的两台仪器介绍,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实时监测砂层应力变化和监测地磁场变化,前者是“形变观测”的仪器,后者是“电磁观测”仪器的代表。名为“井下摆地震计”的仪器主要是进行震后地震能量大小的评估,帮助确定地震震级。张中五表示,这些仪器的灵敏度很高,地球固体潮汐出现10的负8次方的变化都能监测得到。
“你们看院子中间那根顶端为圆球形的柱子,它与这台仪器相连,形成一个GPS全球定位观测站”,张中五指着一台体积最大的仪器介绍,GPS不仅可以提供定位与导航,在监测地震与板块运动中还有特殊用途,在地表建立起GPS监测台站接收并分析GPS卫星发来的信号,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得到地表这一点的地理坐标,这个精度可以精确到几毫米的范围,相当于一根筷子的粗细,连续多年不间断监测就可以得到这一点在地表非常精确的运动速度,在一个地区建立较多这样的GPS监测台站就可以得到一个综合的地壳形变速度场,通过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孕育发生之间的关系为地震监测预报服务。目前全北京共有28个这样的GPS定位观测站。
在昌平地震台一层一间屋子一角有一眼320米的水井,井下放置有流体和体应变观测探头,这是进行流体观测的水位仪,通过这台仪器的数据绘制出该台站的“水位分钟值图”,同样每天向上级汇报。张中五表示,在2010年1月23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2011年2月14日昌平2.7级地震等地震前,这里的水位分钟值图都出现突跳变化。记者注意到井口周边的瓷砖出现了破裂现象,张中五说,这正是台址所在地昌平东三旗地区地面沉降结果的反应,“这个区域地面沉降较为厉害,平均沉降速率为每年40到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