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百年诞辰报告大会在西华大学举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其爱国精神,科学成就,以及创新思想激励数代学者。
2001年4月13日下午,“第十二届中国(成都)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交流会暨国际展览会”重点内容之一的院士院校行活动——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戴汝为院士专场报告会在西华大学四教报告厅举行。
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汪道辉教授,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成都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靖,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成都自动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成都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唐仕正,成都自动化研究会秘书长张晖,戴汝为院士的学生、Yebol创始人尹红风博士等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西华大学孙卫国校长主持。戴院士在报告中追忆了他和钱学森先生之间的交往经历和师生情谊,缅怀了其非凡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对钱学森先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卓越的科学成就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探寻了钱学森先生创新思想的脉络,挖掘、探讨了钱学森的教育思想理念。
说到与恩师钱学森的渊源,戴院士称自己是“名师门下,一生幸运”,但是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表现在对待学生上,就是不仅严厉,而且要求也特别高,戴院士也感叹当钱学森先生的学生是很不容易的。钱学森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与其在学术上严谨与孜孜以求的态度分不开。在公开的钱学森先生八百多封个人信件中,其中就有三百来封是写给戴院士的,然而这些信件没有一封是讲别的,都是在相互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在随后进行的访谈中,戴院士的夫人也谈到,每当看到戴院士在家中神态严肃地来回踱步时,一准是又收到钱学森先生的来信,向他提出新的学术问题了,他在思考怎样回复呢。
虽然治学严谨,但钱学森先生为人却非常谦逊。回国不久,他教授《工程控制论》课程,《工程控制论》是钱先生用英文写成的一本科研巨著,虽然留美20年,他讲课时却是一口道地的北京话,没有一句英文,无比亲切。”对比现在的有些学者,才出国一两年,回来后就不好好说汉语,明显有炫耀的意思,对此戴院士不禁感叹其可笑。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工程等领域的先驱和领袖,但他对待名利却非常淡漠。戴院士回忆道,记得有一次钱学森先生获得了国家一项最高奖项,别人向他祝贺,问他激动不激动,他却非常平静地说:“我早已激动过了。”那是早在离美之时,他带着《工程控制论》和尚未成书的物理学讲义去向他的恩师、世界杰出力学家冯?卡门辞行,“钱,你在学术方面已经超过我了。”这是冯?卡门在看完他的这两本学术著作时给予的评价,这才是钱学森先生最看重的事情,至于金钱、荣誉等等名利他从未放在眼里。
对于“钱学森之问”,戴院士在报告没有正面回答,但他却反复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钱学森先生一直非常强调学术上平等的讨论最重要。钱先生刚回国时,他在力学所,每个办公室挂一小黑板,大家随时有什么想法,就记在上面,随时去讨论,或者征求大家讨论。学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仅靠关在屋里冥思苦想绝对不行,必须通过平等自由的讨论激活思维,迸发思想火花和灵感。而且学术讨论必须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学术上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含糊。从学术上来讲,不能因为谁的级别高,怕伤了领导的面子,就这样:“主任啊,你说得对。”戴院士回忆到,“在钱先生的办公室,有教授级的,副研究员的,我常常看见他们讨论后满面通红地出来”。在钱先生的晚年,病中戴院士去看望他,一见面他首先还是问戴院士学术上的问题,“我上次给你提的那个问题,你想的这么样了?”他的头脑里始终在思考学术上的问题。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是不是也能对我们探寻“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有所启发呢?
在戴汝为院士分享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之后,他的博士生、Yebol搜索引擎的创始人、CEO尹红风博士做了题为《21世纪的钱学森》的报告。尹博士的《论思维与模拟智能》一文被钱学森先生评价为“能写成划时代的经典巨著”。他在报告中重点分析和总结了钱学森先生晚年的学术成就,其开创的思维与智慧科学,是中国第一次在人类科学重大问题上取得的世界上领先的突破,是科学的革命,也是新技术的革命,因此报告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钱学森更伟大。
会后,戴院士围绕钱学森先生的科技创新思想和精神,与省市自动化学会的部分理事进行了座谈,并接受了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记者及西华大学传媒中心学生通讯员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