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三桥坍塌引发回忆,05年四种尖端技术大修主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杭州市钱江三桥坍塌,引起轩然大波。这么一座投入使用仅十多年的大桥,怎么会塌呢?市民们更是对出行提心吊胆。目前,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回应外界质疑,称钱江三桥1998年6月便已通过竣工验收。但随后引发了一连串问题,如钱江三桥1997年1月竣工,当年3月试通车,为何直到1998年6月才通过竣工验收?2005年主桥进行了大修,目前引桥是否也需要大修?一连串问题接踵而来。
当年钱江三桥设计组的成员——同济大学设计院桥梁工程设计专家陈工(化名)介绍了那段往事。“钱江三桥是于1997年1月份建成的,但是当时在验收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所以未能通过首次竣工验收。”陈工回忆道。正因为未能通过竣工验收,所以钱江三桥建成后并未正式运营,仅仅只是试运营,到正式通车期间,新造好的钱江三桥一直在进行修缮工作,直到1998年6月的那次竣工验收才通过的。
对于此次三桥事故,专家均推测,钱江三桥引桥梁板断裂的原因,很可能是灌浆工艺和张拉工艺不合格,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失效。而陈工表示,当年钱江三桥主桥2005年大修的主要原因,就是桥梁裂缝比较多,也是预应力不足。
梁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失效,会导致构件预压应力不足,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梁板抗荷载能力下降,耐久度下降。陈工说,正因为预应力不足,所以那次大修工程的主要关键控制项目之一,就是处治竖向预应力筋病害处,而第一步就是寻找预应力筋的位置。
由于预应力筋都埋在混凝土内,所以寻找工作的技术含量很高,难度也很大,大修项目部先后采用了“钢筋保护层测定仪”、“超声波检测仪”、“PS200钢筋探测仪”、“NJJ-85A手持式混凝土雷达测试仪”等四种尖端技术手段去寻找腹板竖向预应力筋,但由于钢筋干扰较大,这项工作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解决。
从钱江三桥建成到大修,还不到9年,为什么主桥就出现了预应力不足的情况?“可能是预应力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损耗掉了一些预应力,但也可能是当年施工的时候有问题,而问题主要就出在张拉和灌浆的环节。”陈工分析。
通过2005年那次大修,钱江三桥主桥基本治好了预应力不足的毛病,但是引桥并未经历那次大修。钱江三桥引桥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到底有没有失效,是不是需要大修?这些答案,都需要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尽快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