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如何监测防治?高科技水文仪器助阵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无论是上个月的各地突降大暴雨,还是此次台风“梅花”的来袭,都考验着城市的防汛排涝能力,一次次提醒着人们防止城市内涝的重要性。以往水文工作者都比较重视对自然水资源包括江湖河流及海洋、水库等的勘测和整治,对于城市内涝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也制约了城市防汛排涝能力的提升。而广西南宁市水文部门就意识到了防止城市内涝的严重性,近日第一次开展了全区水文应急监测演练,主要就是针对城市内涝进行的。在演练中,各种高科技的探测技术以及先进仪器,都派上了大用场。
应对一个内涝积水点,首先要对内涝面积进行测定,而GPS-RTK技术就可以帮助水文工作者快速测定内涝淹没区范围,通过其测量的数据,加上数字化成图软件,就可以绘出内涝地形图。水文工作人员都会带着一个形状类似飞碟的小仪器——GPS移动站,举着仪器沿内涝地区走一圈,获取每一处的监测数据,最终就可以获得内涝地形图。
(水文工作者利用GPS移动站对“内涝”面积进行测定)
而在发生内涝的时候,一定还不能忽略洪涝灾害对水质的影响。毕竟水质的变化影响着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安全,不容忽视。要想监测水质,就一定要使用精密的水质监测仪器,才能得出精密的数据,判断水质情况。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氨氮测定仪等都必不可少,可以对水质的PH值、溶解氧、浊度、叶绿素等多个要素进行监测。而南宁也启用了更为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哈希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能够实时对邕江水源保护区进行监测,每5分钟取一次水样,从取样的水中可进行分析,得出水质的PH值、浊度、溶解氧、氨氮等7个参数。随时对水质进行监测,可以保障居民饮用水质安全。
南宁此次针对城市内涝进行的水文应急监测演练,可谓是目前对城市内涝防治高度重视的典范,各种高科技仪器的助阵,也让城市防内涝有了坚实的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