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电解器”能测水质?科学解释这一骗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已持续发酵一个多月。《京华时报》70多个版面连发20多天报道,矛头直指农夫山泉,称其“标准不如自来水”,舆论随即被“引爆”。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极为担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水质,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因此而过于恐慌却没有必要。
近日,南京市2013年饮用水卫生宣传周开幕,一位自称姓易的女士来到了江浦水质宣传活动现场。她她说家中的自来水不能喝,检测发现全是黑色沉淀。她拿出一个称经过了美国FDA认证的几千元钱的“高科技水质电解器”,对自来水和矿泉水进行了比对试验。一分钟后自来水开始泛起了灰黑色的渣子,矿泉水也变成土黄色。同时她还拿出随身携带的PH值检测仪进行测试,并表示“自来水的酸碱度有好几百呢”。
但是监督人员马上发现破绽,水的PH值怎么可能超过好几百呢?对此,监督人员当场利用水之快速检测仪器对自来水和矿泉水进行检测,两者PH值分别为7.71和7.31,都符合国家标准。看到检测结果,易女士表示“没有恶意,就是想提醒公众。”然后匆匆走掉。
电解检测法测水质究竟靠不靠谱呢?事实上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水质电解器”根本无法检测水质,沉淀物恰恰是由所谓的“水质电解器”产生的,而视觉效果让人以为生活用水含有可怕的金属杂质。
“水质电解器”其实就是普通电解装置,使用原理和电解水类似。电解水时,通电后溶液里的氢离子受阴极的吸引而向阴极移动,在阴极接受电子被还原,产生氢气。溶液里的氢氧根离子受阳极的吸引而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氧气。“水质电解器”的阳极是铁棒,铁比氢氧根离子更容易被氧化。阳极的反应则不断产生氧化成三价铁,而阴极不断消耗氢离子,溶液里的氢氧根离子增多,进一步和阳极产生的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也就是那些红褐色的沉淀。多种金属离子和氢氧离子化学反应后,一边冒泡,一边生成带色的化合物。众所周知,二价铁化合物呈绿色,三价铁化合物呈红褐色
那为什么使用纯净水只是得到浅黄色的溶液?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就越强。纯净水里其他的离子含量很少,而水自身的解离是很弱的,所以在相同的实验时间里,得到的只是淡黄色的液体,也就是三价铁在溶液里的颜色。
因此,“水质电解器”的实验只能说明自来水里的离子比纯净水更多。饮用水里的许多微量元素也是人体所需的,不能因为自来水里的离子较多,就认为这样的水是被污染和有危害的。而大家在关注水质的同时,千万不要被“水质电解器”所悠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