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我国首个用于文物保护的“移动实验室”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考古领域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提升发掘速度和科学性都离不开相关技术之争。避免出土文物保护方法单一、信息提取量低、脆弱质文物在第一时间得不到科学有效的保护等问题,就必须提升考古技术。快速、专业化技术装备也成为考古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我国十分重视考古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早在2009年,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就组成了课题组,进行了我国首个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制,并历时3年完成了研制工作。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移动实验室”集成了大批用于考古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新技术,包括文物考古工地的三维信息采集与重建系统、考古辅助快速制图系统、飞行控制航拍、智能化预探测系统、考古现场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以及出土文物应急处置系统技术及装备等。
移动实验室还搭载了很多仪器设备,以及考古机器人等。说起这个考古机器人,它可以称得上是变形金刚,能够组装成直筒式和履带式,可以进入未打开的古墓内部预先探测,包括环境的温湿度参数,以及利用摄像头传输出古墓内部情况等信息。
就单单说“移动实验室”舱体本身,就具有隔热、保温、防水、室外照明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工作要求。“移动实验室”内部则拥有图像观测与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出土文物现场保护技术设备两大领域,搭载有便携式X荧光、拉曼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X探伤仪、便携式显微镜、真空充氮保存柜等。这些设备的使用能够对文物出土现场所需技术提供支持,解决考古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有利于文物挖掘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