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10年前机器人探险金字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建筑学上,金字塔指角锥体建筑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相关古文明的先民们把金字塔视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陵墓、祭祀地,甚至是寺庙。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建筑技术的演进,达到轻质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调与采光,有些建筑师会从几何学选取元素,现代金字塔式建筑在世
界各地被建造出来。埃及金字塔是古代法老的陵墓,围绕着金字塔,有很多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难题,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也依然无法解答金字塔的难题,10年前的02年,科学家曾经利用机器人对金字塔进行了一次科考,现在就让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次探险经历。
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郊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举世闻名,其魅力不仅因为古老,更因为神秘,因为埋藏着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谜。三座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号称世界最大的金字塔,内部有个“王后殿”,“王后殿”的南北两面墙上均有两个狭窄的通道,看上去显然不是为了人类通行使用的。但近日,经过数十年探索后,学者们在南通道的尽头竟然发现了一扇石门,上面还有两个金属制造的门把手!
石门后面是什么?它为何隐藏得如此诡异?2002年9月17日,一个智能机器人将破解古埃及法老的咒语,首次穿过石门,踏入古埃及历史的神秘处女地。
9月17日,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将同时现场直播埃及金字塔的世界最古老石棺的考古挖掘进程。中央电视台已与向全球提供直播共用信号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达成协议,现场直播这一举世瞩目的挖掘活动。
曾在世贸废墟显身手
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和埃及文物部门联手实施金字塔探险项目,美国方面为此出资特别研制了一台微型铁臂机器人,并正式命名为:“金字塔漫游者”。
金字塔漫游者”的前身是“9?11”事件后在纽约世贸废墟搜寻幸存者过程中大显神通的“蛇形机器人”。经过改良后,“金字塔漫游者”体态更为轻盈,行动和操作非常灵活。它的总重量只有2.7千克,长宽大约各为12厘米,高度可自动调节,最高高度在30厘米左右。
埃及吉萨金字塔古迹区首席检察官曼苏尔说:“金字塔漫游者”的平面行走速度达到每分钟914厘米,在遇到坡面地形时的爬升和下降速度达到每分钟91厘米。
预计,“金字塔漫游者”走完全程大约需要90分钟时间,其探险路线大致如下:首先从“王后墓室”出发,沿着“南通道”独自向上攀爬约64米,在“拦路石”前驻足。曼苏尔说:“实际上,一个星期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小机器人的探索进程,目前最大的一项收获就是通过声波探测装置反复测试,可以确定这块‘拦路石’是一扇被特意安放的石门。”
机器人身怀五大绝技
1、超声波传感器。可用来测量岩石厚度,以确定石块到底是扇厚度有限的“门”,还是一块横在通道内,仅仅用来封住去路的巨石。
2、世界上最小的地面探测雷达系统。通过敏感的探测头发送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厚逾90厘米的混凝土。学者根据机器人记录下的电磁波传透所有岩石的速度,可以精确地测算出岩石的密度并画出厚度结构图。也就是说,如果这扇石门后面果真另有洞天,“金字塔漫游者”就可以将其大致的“素描”图呈现在人类面前。
3、力度测量仪。它可以检测“南通道”尽头那块封住出口的岩石能否被移开,并使用另外一个先进工具在岩石和通道壁之间寻找缝隙以便让光纤照相机通过。
4、由视觉纤维构成的精密光纤镜头。可从石门下方的凹槽伸进通道内部进行摄像,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到机器人身上的一条塑料外套包裹的控制线路操纵“金字塔漫游者”的活动。
5、导电传感器。用于测试“阻路石”上的铜把手,以检测上面是否带有某种电路装置。
其实这次探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最后因为当时的埃及政府没有批准,从而使探险没能成功开展下去,但是至少也让我们认识了这种尖端科技的机器人。也看到了未来机器时代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