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器未能监测到震前信息,唐山地震30多年后仍有余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时间5月29日10时22分,在毫无任何地震预警的情况下,在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北纬39.7度,东经118.5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8公里。震中距离唐山市约25公里,距秦皇岛市约100公里,距天津市约130公里,距北京市约175公里。目前,唐山市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此次地震来得突然,连先进的地震仪器都没能监测到任何震前信息!北京、天津、河北大部都有震感。
地震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他表示,有关地震专家正在紧急会商,初步认为,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具体来说是老震区的余震,“虽然8公里的震源深度属于浅源地震,但对北京不会造成影响,市民不必惊慌。”刘主任的这次推测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猜测,毕竟唐山地震已经过去了30多年,如果是余震也不可能30多年后才延续,关于地震余震的界定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29日上午唐、滦交界的4.8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前首席预报员孙士鋐表示,唐山地震发生后,该地区的小震一直没有间断过,活动水平大致在3至4级左右,“总体来看,这个区域不论从应力的积累还是地壳的活动程度,每年发生1至2次3至4级的地震是很正常的状态。”
北京市地震局昌平地震台张台长告诉采访记者,昌平地震台的监测仪器没有监测到此次地震的任何前兆信息,有关地震的其他数据需十多个小时才能看到。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称为地震仪(seismograph),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悬挂的重物的惯性,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而它保持不动。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从地震谱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各类震波的效应。纵波与横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即时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离震中越远,时差越大。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即震中距。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仪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