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公园或由3D技术重塑的“机器恐龙”打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于恐龙化石的研究,一直是和古生物学挂钩的。对于人类之前统治地球几亿年的大型生物,科学家始终处于一直一知半解的状态,这和遥远的年代和落后的技术是有很大原因的!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层面纱或许将慢慢揭开。
古生物学技术在150年里未有太大变化,学者们仍然使用锤、镐、粗麻布、塑料等工具。不过现在,来自德雷塞尔大学的研究者或将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利用3D图形新技术来解决史前生命的行为及环境。Kenneth Lacovara副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他正在尝试利用3D技术扫描实验室里的大型恐龙骨骼及其他化石。3D扫描能提供众多剖面图供合成。Lacovara还联合机械工程师James Tangorra副教授,以期能让3D合成图像活动起来。3D是一种快速制造物体数字图像的技术,同时基于模型将大量图层叠置就能生成立体图像。Lacovara说,它就像《星际迷航》里的技术一样,你只需轻轻一按,几小时后一只活灵活现的恐龙图像便出现在你面前。
3D技术可在以下方面应用于古生物学:为博物馆提供真实尺寸的复制品,而且没有数量限制和贮存麻烦;制作教学用的小型模型;为研究史前生命运动及行为机制提供小型模型。Lacovara和Tangorra主要是为了最后一项目的而使用3D技术的。
恐龙究竟如何行动?它们怎么站立?它们跑还是急走?它们如何生育?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人们来讲都是谜,古生物学家目前更多的是依靠常识和猜测来理解这些问题,而新技术则突破了这一坚冰。
Lacovara曾参与2000年在埃及发现“潮汐怪兽”(Paralititan stromeri)的科考活动,潮汐龙是世界上已知第二大的恐龙,它重达60~80吨,是现代大象的12~14倍。
利用真实骨骼化石来检验理论是不现实的,而相同比例的模型则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学者还能通过重塑模型来校准化石化过程中的压缩量。Lacovara和Tangorra计划制造一个巨型恐龙的机器模型,并粘附上人造肌肉以检验它真实的运动情况。这一工程与Tangorra正在进行的“机器鱼”工作有些相似。这种方法对于理解生物的运动机制,以及对环境的响应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最为准确的Lacovara估计在2012年底一只恐龙附肢将制作完成,而“机器恐龙”整体将在两年内完成。
Lacovara及其同伴在新泽西的格洛斯特县发现了众多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海洋化石,如海龟、鳄鱼等。他计划将这些生物全部进行3D重塑,以完成“新泽西白垩纪公园”的复原计划。
曾经有一部系列电影叫侏罗纪公园,其以惊险的故事情节和剧中那些庞然大物成就了科幻电影的一个高峰,也引起了人科学家对于恐龙的研究热潮,不知道3D技术的运用能否带来恐龙热的第二度升温!
(3D仪器正在扫描一块恐龙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