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除颤器为何成为摆设 无人敢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报道,首都机场设有25台自动除颤器,是用来抢救心脏猝死发病者的,然而去年该机场有22人心脏猝死,自动除颤器却一次也没有用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场所已十分普及的救命设施,为何在我国“水土不服”?自动除颤器在上海的使用情况又如何呢?
首都机场自动除颤器几成摆设
为了与国际接轨,尽最大可能挽救人的生命,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举办前夕,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公共场所从国外引进了自动除颤器。 2008年,北京进口了700台自动除颤器,安装在奥运场馆、机场、运动员驻地。 奥运会期间,这700台 “救命仪器”挽救了两个人的生命,一人是教练,一人是运动员家属。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5个出入口各配备一台自动除颤器,并对一批志愿者做了培训,保障了心脏复苏的急救能力。 遗憾的是,奥运期间引进的自动除颤器,在盛会闭幕后却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据王陇德院士透露,今年8月他在一次急救专业学术会议上获悉,首都机场安装了25台自动除颤器,去年该机场共出现心脏猝死者22人,这些设备却一次也没有使用过。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根据规定,这25台自动除颤器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但当医务人员赶到心脏猝死发病者身边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救援的有效时间。
上海公共场所难见“救命仪器”
在浦东国际机场,记者没有看到自动除颤器的影子。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航站楼的急救室里有供医务人员使用的除颤器。机场内出现乘客昏倒事件后,摄像探头会拍到,航站楼运行监控中心 (TOC)便会立即部署急救行动,同时,工作人员也会通知机场内的医疗急救队伍,并拨打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如发现昏倒的人是突发急性心脏骤停,就会将他送往急救室,用除颤器抢救。
上海的两座机场是否有必要安装自动除颤器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教授方祖祥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方教授带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除颤器,在他看来,在偌大的机场里,从发现急性心脏病患者,到将他送进急救室,这段时间很可能超过4分钟,即错过了 “黄金四分钟”这一最佳救治期。
在铁路上海站,记者也没有发现自动除颤器。
在本市的地铁站,有两个站点--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备有自动除颤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本报与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上海市卫生局健康教育所、上海市胸科医院、飞利浦 (中国)公司联合举办了 “奥运感动心”预防心脏性猝死爱心志愿行动。当时,飞利浦 (中国)公司向轨道交通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捐赠了两台自动除颤器,用于急救奥运赛事观众。胸科医院还对这两个地铁站的员工进行了AED操作培训。
昨天,记者走访这两个地铁站时了解到,两台受赠的 AED并没有放置在公共场所,而是锁在了办公室里。谈起AED “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现状,地铁站长颇为无奈。 “接受过操作培训的人员都已不在这里工作了,没人会用这种设备。根据规定,在碰到突然发病的乘客后,我们会让他躺下来或护送进休息室,并立即拨打 120,等待医务人员到来。”这位站长表示,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对乘客进行医疗急救。
无免责条款非医务人员不敢用
自动除颤器为何在首都机场沦为“摆设”?为何在上海公共场所不见踪影或束之高阁?记者走访专家后了解到,“法规缺失”是最大的瓶颈。
王陇德介绍说,美国的法律规定,经过培训的非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对心脏猝死者实施救援,同时享有免责条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机场工作人员要接受自动除颤器操作培训,当发生乘客突然发病倒地的情况时,他们就会跑到最近的自动除颤器那里取出仪器,赶到乘客身边实施救援。该设备能自动识别这名乘客是否发生了心脏猝死,如果是,它便会语音提示救援人员按步骤操作,进行电击除颤。
除了立法缺失外,培训工作也是自动除颤器在国内推广的一块短板。
对于围绕自动除颤器的一系列探讨,市卫生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说:发生心脏猝死时,身边人救治最要紧,所以在公共场所安装这种急救仪器是很有必要的。非医务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完全能利用自动化仪器,达到专业救治的效果。目前,要在本市公共场所推广使用自动除颤器,最大的障碍确实是法律的缺失,没有法律的保障,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就会对安装设备心存顾虑,即便安装了也不愿意使用,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专家都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我国非医务人员在接受培训后,能使用自动除颤器,同时不承担抢救失败的法律责任。
记者调查了解到,自动除颤器能否在我国公共场所推广应用,还和仪器的价格有关。目前,进口自动除颤器的售价在25000元人民币左右,国产自动除颤器则付之阙如。如果有价格较低、性能可靠的国产仪器问世,将有助于 “生命救护仪”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