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数码相机来做类比,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就相当于镜头,眼球后方的视网膜是感光器件,视神经等同于连接感光器件和存储卡之间的线路,而大脑后部的视觉皮层则是存储卡和后期处理软件。色素性视网膜炎或
Second Sight(第二视觉)公司曾经在今年初发布了Argus II型视网膜义体,它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物体、颜色和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运动。在之前,这一功能是靠佩
无论是《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报告还是《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都对视觉增进装置非常看好。这些最新的人体系统配置,最初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弥补一些人失去某些能力的遗憾,
7月8日,据外媒报道,国际研究小组展示了一种潜在的视网膜病变患者恢复视力的方法,他们通过使用特殊的纳米粒子来重建视网膜,并且成功使失明老鼠重获视力。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其相关视网膜病变非常普
7月2日,据报道,在苹果发布第一台配备Retina显示屏的MacBook Pro 8年后,这款设备现在被苹果纳入“过时设备”的行列。除了是首款配备Retina显示屏的MacBook Pro外,2012年款MBP的设计比以前的型号看上去都要更为纤薄。
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是由感光细胞组成的“屏幕”。光进入眼睛,经屈光系统到达视网膜成像,再经视网膜转化为电信号,传送到视神经中枢处理,这样才看到东西。人体看到东西的这个过程,成为光电转化过程,而视网膜就是人体唯一的光电转化装置。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熬夜追剧、打游戏等也成为了家常便饭。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视力问题,这不,深圳一女子长时间玩手机引发眼部疾病,左眼差点失明。 据悉,该女子前一天熬夜玩手机,玩了
10月25日,据外媒报道,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胶质细胞(或支持细胞)的存在,以及负责向视网膜供血的血管细胞和视锥细胞都会导致视网膜中央
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衰老与疾病机理》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色波长会损害大脑和视网膜中的细胞。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子设备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
针对医疗设备行业的投资最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在过去两年,针对医疗设备的风险投资几乎翻倍,2007年更是达到了40亿美元。无论从全球角度还是在中国市场,小型的、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蓝光就像专门带走眼睛生命的死神,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会损害视网膜,但过去我们不清楚作用机制,直到最近,来自美国托雷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的团队发现相关机转:当蓝光照射到视网膜分子时,会将分子转化成“毒物”,毒杀永不再生的感光细胞。
研究人员称石墨烯是“超级材料”的原因是,尽管它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但是它强度很大,超级柔韧,而且非常轻。同时,石墨烯还能导电,可生物降解。现在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已找到一种使用超级材料的新方法——制造人造视网膜。
托雷多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 Ajith Karunarathne 博士表示,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无法阻挡或反射蓝光,而蓝光会损害眼睛的视网膜,导致我们的视力受损。
5月10日,Airdoc DR系统亮相微软Build2017开发者大会。DR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辅助分析系统,用于识别筛查糖网病变,Airdoc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方案已经在包括上海长征医院在内的众多医院已经得到了普及,成为了医生快速准确分析疾病的得力助手。
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MIT技术评论》每年都评选出十大技术榜单,关注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性技术。去年的评选结果包括农业无人机、脑图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神经形态芯片、微型3D打印技术等。近日,该刊评选出了2015年最激动人心的十大创新技术: Magic Leap虚拟现实技术传统的3D成像技术会
能让眼镜帮助盲人看世界的技术又向现实迈进了一步。该技术是基于“神经调节”技术,是利用电刺激恢复视力的神经系统技术。这一革命性的系统正由法国公司Pixium Vision商业化,预计将在2016年进行临床试验。目前视网膜移植已经能够让盲人恢复视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移植的质量往往不好。Pixium Vi
许多人视觉受损的人都会通过视网膜植入手术恢复一定程度的视力,但是大部分无法恢复到普通人的程度,因此在生活中还是会带来许多不便。最近一家名叫Pixium Vision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全新视觉假体装置,该设备使用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