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恢复深夜运营:有司机考核不过关被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滴滴新出的夜间接单标准很严格,很多司机都没有通过。”一位滴滴快车司机小王告诉TechWeb。
在此前的一周,滴滴进行安全整治,9月8日至9月14日,暂停深夜23:00至次日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暂停深夜服务当晚,即有乘客反映,在三里屯、机场、后海等地打不到车,黑车、出租车坐地起价等情况。9月14日晚间,滴滴宣布9月15晚11点起恢复深夜运营服务,同时将试行深夜运营规则。
小王称,滴滴试运行的深夜运营规则提高了司机深夜接单的门槛,其中的安全知识考核很简单,但整体通过并不容易,在网约车司机微信群里,已经有司机晒出了考核不通过被刷的截图。
经过最近的安全整治,滴滴推出了一系列运营规则,能否有效保障乘客安全还有待观察。但根据目前乘客的反映,打车难的问题依旧存在,叫车时排队等接单也是常态。
接单的多是老司机
滴滴试运行的深夜运营规则对司机提出了多项要求,一位快车司机晒出的截图显示,这些要求包括人车相符、注册时间满6个月、安全服务单数达到1000单、一年内无安全投诉、投诉率小于1%、司机没有酒驾历史、没有犯罪记录等。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都会被限制夜间接单。
该司机因为投诉率为1.01%,没有通过接单标准。小王称,“注册时间至少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的条件还是可以准确刷掉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司机,能通过考核的大多是老司机。小王已经跑了两年的滴滴,服务分达到5分,很容易通过了考核。
不过,小王却极少跑夜单,“每天早上6、7点出门,到晚上11点收车,工作量已经相当饱和,夜间也干不动了。”在实际体验中,很多司机都表达了相同的感受,因为夜间单量本身就不多,所以在夜间跑车的网约车也只是少部分。
目前,滴滴司机端APP已经上线了防疲劳驾驶功能。系统触发后,司机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提供服务。
整改措施遭质疑
最近,滴滴推出了一系列整改举措,包括人脸识别、上线“一键报警”功能、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以及启动司机安全培训计划等。但其中一些整治举措的有效性遭到用户质疑。
有乘客在微博上发文称,搭乘滴滴时被司机挟持上高架,中途通过滴滴一键报警求助,但发现自己的信息及行驶情况并没有与警方同步,仍需后续提供车辆信息,最后不得不以跳车威胁才迫使司机停车。
对此,滴滴解释称,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将信息同步给警方,正积极同各地公安部门探讨解决方案,目前“一键报警”功能仅能将乘客位置及车辆信息发送给紧急联系人。
根据滴滴披露的数据,9月4日至14日期间,共有698万乘客添加了紧急联系人。滴滴称,为确保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建议用户尽快添加紧急联系人,并使用行程分享功能。
此外,滴滴全程录音功能被质疑有侵犯用户隐私之嫌,人脸识别也存在缺陷,因为进行人脸识别的可能并不是司机本人。而对司机进行的安全知识考核则过于简单,有快车司机吐槽称,小孩也能通过安全知识考核。
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在向媒体谈及此事时表示:“这种考试和培训不是为了能考多少分,能答对几道题。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普及这种安全知识和规则,是为了潜移默化的去影响网约车司机,有这种意识去安全驾驶,更好地服务乘客。”
滴滴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安全知识考试通过率为99.3%。而全程录音自9月8日试运营以来,目前已覆盖全部订单的78.9%,滴滴建议尚未更新滴滴APP的用户尽快更新,以增加出行安全保障。
这一系列动作,尽管饱受争议,但在滴滴公布的数据上,看起来起到了一些效果。滴滴方面称,在平台各项安全措施逐步落地和深夜停服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每百万订单车内冲突数由52.2单下降至44.7单。
打车依然不容易
对于加班的白领或晚归的人们来说,滴滴暂停深夜运营确实带来了一些不便,在暂停运营当晚,即出现了乘客打不到车,黑车、出租车坐地起价等情况。不过,恢复深夜运营后,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打车依然不容易。
在三里屯、后海等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依然存在一边焦急等待回家的人,一边出租车和黑车混在一起哄抬乘车价格的现象。不过,黑车司机招揽客户的说辞已经从“没有滴滴”变成了“打不到滴滴”。
晚上11时许,在三里屯太古里打开滴滴APP回家,快车显示还有69人等待,预计等待近1个小时,而通常情况下,实际等待时间都要比软件显示的长。如果选择其他网约车平台,运气好的能打到车离开,但很多时候是附近无可用车辆,或者动辄几倍的动态加价。
乐清女孩被杀事件后,监管部门加大了针对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企业的专项检查。9月5日,十部门组成检查组进驻滴滴,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据《财经》杂志消息,9月11日,主管部门进驻了首汽,此后还会陆续进入神州、易到、曹操、美团打车等。
不少乘客反映称,对网约车行业加强监管很有必要,清理掉网约车平台上的一些不合规司机,也就减少了乘车时的一些担心。
现在看来,人们想要实现在文明的秩序中及时安全抵达的愿望还很遥远,这需要网约车平台、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