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用于url解码和中文解析的小脚本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python用于url解码和中文解析的小脚本(续) by 不求东西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处理url里中文字符解码文章,后来看到原文中TL的回复,发现原来那一篇文章存在着几个问题,觉得这些问题可能别的同学也会遇到,就续写一篇吧。
非默认编码的转换
1
2
3
4
5import
urlliba
=
"http://zh.wikipedia.org/wiki/%BD%F0%B6"
b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7%A8"
de
=
urllib.unquote
print
de(a),de(b)
之前的文章里的这段代码,我没有考虑到gbk和utf编码的问题,以为不带有%5Cu这种unicode标志字符的汉字解码只要unquote就万事大吉了呢,但对于与“默认编码环境”不同的编码来说,还需要再多一步处理,所以上述的代码是无法对a正确解码的
TL给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可以处理a这种残疾的编码形式(残疾的原因,下面就会解释)
1
2de(a).decode(
"gbk"
,
"ignore"
)
de(b).decode(
"utf8"
,
"ignore"
)
再print就可以打印出中文字符了~
残疾的编码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还需要“ignore”这个参数呢,我发现如果不加这个参数,这样使用,会报错的。
1de(a).decode(
"gbk"
)
检查了一下a在gfwlist中的出处以后,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挺低级的错误的(汗。)
事实是:a里那个网站本来应该是zh.wikipedia.org*%BD%F0%B6%DC%B9%A4%B3%CC这样的,我误以为汉字编码都是3个“百分号+2个十六进制数”(3个字节)这样的样式,所以只取了前3个字节,也就是“%BD%F0%B6″。
而问题在于,gbk编码和utf编码所需的字节数是不一样的,gbk只需2个字节即可编码一个汉字,而a是用gbk编码的,1个汉字的解码不需要3个字节,多出来的这1个残疾的字节就成为了decode异常的来源,删掉这个多余的字节以后,解码顺利通过:
1
2
3
4
5
6
7
8import
urlliba
=
"http://zh.wikipedia.org/wiki/%BD%F0"
#
gbk, 2 bytes per Chinese characterb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7%A8"
#
utf8, 3 bytes per Chinese characterde
=
urllib.unquote
print
de(a).decode("gbk"
)
print
de(b).decode("utf8"
)
定义解码方式的优先级
最后,我将TL的脚本中以优先级的形式处理多种中文编码的函数代码copy了过来,同时将中文编码的字节下限由3字节改为了2个字节以后,发现原来gfwlist中所有不能正常解码的中文,现在都可以显示出来了,哈哈,不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ode class="py keyword" style="border-width:0px!important; margin:0px!importan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