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同学聚会都问他“还在编代码啊?”,现在不问了,因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指流沙,程序年华
时间就像指间握不住的流沙,静静从身边溜走。
这些年来,我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在变化,所使用的技术在变化,经历过一线比拼的激情,持续熬夜的艰辛,产品上线的喜悦,一直在公司从事基层研发工作。人生就像自己编写的程序,在程序化地运行着,但能在最好的年华,做自己最热爱的事,于我是一种幸福。
01
有了电脑后的“放飞”
上世纪90年代,爸爸单位用电脑记账,我觉得很是神奇,买不起电脑就买了个学习机,按照说明书,用GBASIC语言输出满屏各种形状的图形,心中被巨大的喜悦填满,开始了编程的启蒙。高考那年,又被《第一次亲密接触》中互联网的桥段吸引,毫不犹豫报了计算机专业,但遗憾被调剂到信息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之间关系不大,我与编程失之交臂了。
大一下学期买了电脑后,我开始“放飞”自己,各种操作系统只要出新的版本,我就会重装体验,此外就是打游戏,或者“泡”论坛,渐渐发现编程的乐趣,之后就在编码的路上停不下来了。参加过学校计算机编程比赛获三等奖,和室友一起搭建系里的网站,大学毕业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直到2005年,我有幸加入华为,一晃已经十三年了。
02
因挑战才能快速成长
来到华为之后,我才发现编程之外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一套业务与体系化的技术。外部形势与内部因素持续都在变化,对业务与技能的要求变化太快,我几乎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挑战。
2008年,我们启动了下一代智能网平台的开发,当时智能网产品刚进入欧洲市场。版本刚开发不久,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宕机。在项目紧急关头,开发代表找到我,让原本做消息平台的我转做话音平台。一开始我是想拒绝的,话音的信令协议我从来没接触过,而且我对产品的代码一无所知,更遑论解决问题。
抱着先做做看的想法还是同意了,不熟悉信令协议,我就把协议规范打印出来当成案头书来读,和业务的兄弟一起开发业务,定位解决问题,让我渐渐熟悉信令协议;面对宕机的问题,尤其遇到地址空间完全破坏的情况,“疯狂”学习汇编指令来提升定位问题的能力。记得当时与一位同事同住坂田市场附近,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们都会一起讨论今天遇到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要是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时甚至兴奋得睡不着。
从宕机的泥潭中走出来后,又遇产品在欧洲比拼测试,客户明确提出了稳定性与性能测试的诉求,领导再次安排我负责性能提升的攻关。我非常担心搞不定,一是时间很紧,离客户验收只有两个多月,二是我还没有非常熟悉整个系统的代码。性能提升不仅涉及到编码细节的优化,还要梳理业务流程与模块边界问题,好在领导给了我“一双翅膀”,我带着一名测试与一名开发兄弟,开始沟通与制定测试和优化计划。在计划上,白天我们全心投入分析前一晚的测试数据与优化代码,晚上用机器持续测试稳定性;在优化实施上,采用2/8原则,先解决优先级在前20%的问题,20%的问题大都能提升80%的性能。经过一多月的努力,产品的72小时稳定性呼叫各指标表现平稳,基准流程CAPS(每秒试呼次数)从原来每块单板100+提升到1300。
做完优化之后,我立即出差欧洲参与验证。一开始我没有经验,草率地拿出自研的测试工具给了我们的测试数据,但友商的系统CAPS刚破百,客户自己的测试工具最高也只能到200多,严谨的客户怀疑数据的真实性。我对我们的数据很有信心,于是尝试和客户沟通,对接实验室核心网设备,客户的测试工具以及我们的自研测试工具,一起呼叫测试。在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过程中,即使增加到130%呼叫量的压力测试,我们的产品表现一直稳定如初。我还记得,验证完成的那个下午,客户当场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华为最终拿下TLF三国子网的合同,这也是我们软件业务第一次交付欧洲客户。
努力与付出赢得了信任,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的挑战,有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后来产品在欧洲大T不断地比拼测试和交付,都有我的参与。在VDF,与友商的核心网对接,发现我们系统的SIP协议连接转换功能缺失,一周内我疯狂写代码,成功对接上并调通业务流程。在DT,在一个月时间内独自完成了版本从Linux到PC的版本轻量化移植,解决客户在PC上一站式业务开发与调测诉求,获得客户认可……
03
越努力,越从容
2011年我们启动了新的虚拟化、云化支撑平台项目,曾经一起共事的领导点名让我参加新项目。改变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事儿,这一次我还是选择了继续挑战自己。但转变也带给了我可能无法胜任工作的危机感,这让我从来不敢放松自己,而唯一能缓解危机感的方法就是增强应对实际困难的知识与技能。
从无到有构建项目中多个模块,开发基础框架来考虑提升团队开发效率,帮助大家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慢慢地团队内有人开始称我为“大侠”。但在我看来,做一个“大侠”,不仅仅是大家认为的“能力强,效率高”,那充其量只是个人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团队成员一起成长。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都会在团队内积极总结和分享。迄今为止,我在Hi3MS上分享了180多篇技术博文,整理过三十页编码最佳实践来指导团队开发。这一过程可以督促我不断完善想法,加深认识,而且也可以传承知识,这可能远甚于写代码本身。
除了自我学习和总结,面对层出不穷的知识,做技术的人更不可闭门造车,盲目自信,而是要多从业界“喝咖啡”吸收宇宙能量。2012年,我们基于开源CMDB(配置管理数据库)构建了网络拓扑服务,能端到端开通业务虚拟机组网下的网络配置,成功应用在某局点;2013年,我们研究TOSCA (云应用拓扑编排)规范,把它引入标准化图形化拓扑编排,简化了编排模型……
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对软件来说亦然,曾经优秀的技术也可能成为架构演进的绊脚石。2014年以前,我们的开发框架是OSGi,它的模块化,面向接口编程模式曾为我们带来开发便利。我一度很喜爱,但是由于它生态式微,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组件不再支持,我们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反倒成了历史技术债务,团队内也因此多次争论它的去留。2015年初我作为负责人,带队渐进式地引入微服务框架替换了OSGi,提升了团队并行开发效率。
软件设计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过程,技术的提升更多需要亲身的实践。我做方案设计时,都会参与框架与核心代码的编写,也只有深入其中,才会知道其中的关键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2014年开始,我设计并编写了项目中调度控制部件的任务编排框架的代码,从支撑某局点业务的一百多虚拟机节点并发,优化到上千虚拟机节点并发……
多一份努力,就多一分收获。就这样在点点滴滴实战中,一路坚持下来,像玩游戏打怪升级技术点一样,我积累了非常多的技术经验,不管是面对技术方案还是技术实现,都多了一些从容。
04
诚于己,心得其宜
除了日常工作,我算得上是一个编程语言控了。写过种菜游戏的自动偷菜外挂,刷过手机多个版本,帮老婆微商写过小微记账App,可同时支持安卓与iOS……即使现在,每种语言流行时,我下班回到家只要有时间都会“练手”,关注其生态框架,还涉猎过Typescript、Go、 Rust、Scala,虽谈不上样样精通,但每每有新项目涉及到新语言与框架的应用,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我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因为有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才能从土壤中探出头来,亲眼见证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也是我坚持走技术路线的内在驱动力,是我在成长中能不断适应变化的关键所在。
如今我大学毕业十多年了,以前同学聚会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还在华为啊?”“还在写代码啊?”,现在大家已经不问了,因为他们知道我足够热爱,不会轻易放弃。
从2016年到2018年初,软件组织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看着身边的同事,曾经带过的徒弟奔赴到新岗位,说实话,内心彷徨过。自己的转身在哪里?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要不要去新的领域开始新的挑战?我和很多留在软件的兄弟聊天,我们一致认为,软件一直存在新技术新业务的土壤,也曾是创新的推手。对于喜欢钻研技术的我们而言,组织的调整对我们影响不大,经过这次的变革,大家更加务实,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编写热爱的代码。能在一个环境中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诚于己,心得其宜,这就是我的情怀。
软件需要传承,也需要积累。今天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已至,软件新的机会窗口已打开。去年末,我有幸和同事按需构建部分公共服务能力,开始支撑业务SaaS化探索。现在我又有幸开始参与构建一些智能运营数据分析的技术储备。在产业互联网这一条新的赛道上,虽然我们是后来的学习者,但我们为客户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从来不缺。能力源于专业的技术积累,核心竞争力源于关键技术突破,新的赛道上也就不缺技术人员的用武之地。
不记得自己何时把“一指流沙,程序年华”作为eSpace签名,当写下这句话时,我清楚地知道,我将会在技术这条路上坚定而持续地走下去。感谢公司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我还远远不够优秀,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软件开发从来没有标准可以遵循,过程与结果充满不确定性,现在的产品也没有引领世界,我们还须继续努力。始于初心,保持好奇心,坚定恒心,我相信方向已越来越清晰,在前进的道路上,摆正自己的心态,我将继续为软件业务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