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你咋就这么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这个因屈原而发扬光大的日子,如今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节日,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屈原,比如龙舟比赛,比如挂上艾草驱蚊辟邪......
在这些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吃粽子了。
不同地方的人对粽子的味道喜好各有不同,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就在里面裹上豆沙、蜜枣等馅料;南方则以咸粽子和肉粽子为主,里面就是蛋黄和鲜肉之类。
但不管里面包裹的是什么,紧挨着粽子叶的那团“米饭”绝对是黏黏的,咬起来有粘牙的感觉。粽子里的米为什么这么黏?
众所周知,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也叫江米,是稻米的一种。
所有的稻米都由富含葡萄糖颗粒的淀粉和蛋白质构成,其中淀粉又分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
这两种淀粉最显著的区别,简单说起来就是连接方式的不同。直链淀粉的每一个淀粉分子,都被一条线性的分子链串联在一起;相比而言,支链淀粉的分子链有很多分叉,每一个淀粉分子都在不同的方向上和其他淀粉分子彼此相连,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链接网。
(图源:wendangwang.com)
如果把我们的牙齿比喻成剪刀,当咬到直链淀粉的时候,牙齿可以轻易切断淀粉分子之间的连接;而在咬支链淀粉的时候,即便我们切断一个淀粉分子在某个方向上和其他淀粉分子的连接,但它们在其他方向上的连接依然存在,自然不容易咬断。
而糯米中几乎全都是支链淀粉,淀粉分子之间的结构非常紧密,粽子咬起来有粘牙的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
粽子虽然好吃,但因为是黏的,通常被认为不好消化,严格来说这是个误区哦。
从形状上说,粽子里所含的支链淀粉像一颗多叉的枝条,胃中的消化酶可以从更多的方向对其进行消化,再加上加热后产生的淀粉糊化现象,更有助于消化吸收。
当然,传统中医讲“胃喜热不喜凉”,冷的食品会刺激胃部黏膜,所以粽子还是尽量不要吃凉的。此外,就像广告中提倡喝酒不要贪杯一样,粽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暴饮暴食,否则你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
最后,预祝大家吃着美味的粽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