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并购“折戟”,胜利精密上演“壮士断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则关于企业出售资产的公告引起行业关注。
手机产业链厂商胜利精密日前公告披露,公司与恩捷股份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双方就拟以现金的方式出让公司持有的苏州捷力100%股权事宜达成初步意向:以2019年6月30日的财务数据为交易基准日,本次交易恩捷股份支付的交易总额约为20.2亿元人民币,包括以9.5亿元人民币对价受让本次交易股权和苏州捷力欠胜利精密的不超过10.7亿其他应付款总额。
据悉,苏州捷力原是胜利精密在2015年以总价超11亿元收购的一家子公司。这对于当时产业链许多企业来说,已然是一笔巨额交易。然而,这次交易在胜利精密并购史中也只能算是一叶扁舟。
在胜利精密上市近10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的并购使其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并购狂人”之一。
“并购狂人”胜利精密
2015年,可以说是胜利精密经历巨大转折的一年,于胜利精密来说,注定不凡。
资料显示,该公司在2015年7月,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分别以5.95亿元、7.64亿元、2.23亿元收购南京德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乐科技”)100%股权、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富强科技”)100%股权、苏州市智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诚光学”)73.31%股权。
同年11月,胜利精密又用现金分别以6.12亿元、1.03亿元收购苏州捷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苏州捷力”)51%股权、福清福捷塑胶有限公司80%股权。
一口气收购这5家公司,耗资22.97亿元;而这些标的形成商誉,合计高达16.57亿元。而这波操作的效果也的确是立竿见影,2016年为胜利精密贡献的净利润接近4亿元,占其净利润总额比重超过90%。
这样唾手可得的利润增长,显然让胜利精密有些欲罢不能。
在2016年10月,胜利精密再次出资4.86亿元收购苏州捷力33.77%股权,持股比例升至84.77%。值得一提的是,胜利精密在2017年1月,决定成立专项小组,专门为筹划收购境内外优质标的资产。
诚然,专项小组的效率也十分惊人。2017年3月,胜利精密就锁定了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为下一个目标。截至2017年,胜利精密收购的公司总共已经多达11家,合计耗资36.28亿元。
疯狂的并购,使得胜利精密的资产和体量都急剧膨胀。与此同时,潜藏在急速增长表象下的暗雷也慢慢浮现。
多雷连爆后壮士断腕
胜利精密的这条并购之路,在2017年上半年就曲折了起来。
截至2017年上半年,就在专项小组刚成立半年的时间,胜利精密的资产总额从2009年末的7.99亿元,暴涨至178.36亿元。当期的扣非净利润下滑近六成,而负债总额也从最初的1.85亿元增至89.67亿元。另外,该公司还出现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三项指标同步高速增长的状况。
让胜利精密没有想到的是,2017年业绩大幅下滑却只是一个开始。当初巨资收购的子公司业绩接连遭遇滑铁卢,导致商誉迅速减值。
前文提到的苏州捷力,虽然原股东在被收购时作出业绩承诺:2016年至2018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亿元、1.69亿元、2.197亿元,累计不低于5.187亿元。但早已处于亏损状态的苏州捷力,想要在之后的三年里完成这样的业绩承诺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数据显示,苏州捷力在2016年至2018年中,分别实现净利润6000.91万元、-1219.13万元、-10921.12万元,累计为-6139.34万元;完成率分别为46.16%、-7.21%、-49.71%。
由此导致,胜利精密在2017、2018两年的业绩遭到大幅冲击。该公司在报告期内分别对收购苏州捷力时产生的近5亿元商誉,计提减值准备2.66亿元、2.33亿元。除此之外,胜利精密并购的另一家子公司硕诺尔在2018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仅有30.92%,报告期内,胜利精密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5亿元。
在经历过去年的巨亏之后,胜利精密也终于下定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尽快剥离手头的不良资产。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甩卖”苏州捷力一事,2019年5月份,胜利精密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向持股5%以上股东陈铸旗下的得乐商业出售全资子公司南京德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其实在胜利精密经历的这场大规模“瘦身”背后,也映射出目前产业链中的一些现象。
近几年,产业链不知不觉就形成这种通过大肆并购来填充业绩的经营模式。企业一脚踏入资本市场后,公司节奏几乎都在数年间就发生了变化,原本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制造的厂商,转眼变成了一顿操作猛如虎的资本运作小能手。
不过,随着这两年产业链资本热度逐渐消退,加之整体市场需求增长都大不如前,使得这些企业此前进行资本运作时隐藏的问题也都开始浮出水面。根据集微网观察发现,与2018年企业因经营问题暴露而纷纷向资本寻求帮助不同;在2019年,我们会看到更多上市公司开始进行不良资产剥离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