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龙CEO熊立:当网龙说“AI+教育”的时候 我们在说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8月28日,毋庸置疑,“AI+教育”是当前互联网教育领域的第一热门词汇,好像如果谁不提不谈就out了一样。
所以当网龙网络公司CEO熊立来谈“AI+教育”的时候,我们开门见山抛出了一连串问题:“AI+教育”对网龙的教育业务发展而言是刚需吗?网龙的“AI+教育”和其他家有区别吗?“AI+教育”给网龙和网龙的用户真的带来帮助了吗?
网龙发展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家业务“混搭型”公司。这家公司20年前靠做游戏起步,曾先后打造出17173游戏资讯门户和91无线移动应用市场。发展到现在,网龙已经构筑起游戏和教育业务双驱动的业务体系,集团已有半壁收入来自教育业务。
网龙做教育的愿景是“构建全球终生学习社区”,通过自身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并购和投资全球教育硬件厂商和社区厂商的模式,打造出网龙现有的教育业务体系。
可以说网龙做教育就是从教育信息化开始的。当信息化技术演进到人工智能阶段时,网龙的教育信息化又将如何来做?
近期熊立向分享了网龙对“AI+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前面提及的问题也将从中找到答案。
网龙网络公司CEO熊立
“AI+教育”的前提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广泛认知,只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速度和图形图像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准确率不够高等情况,AI技术更多局限于实验室中。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文本处理、图像识别的精确度都有了很大提升,计算机的智能程度大增,人工智能成为能够应用于很多领域的技术能力。
一直以来,网龙都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探索和实践,非常善于将成熟的、合适的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教育产品中,来改善学习效率。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同样如此。无疑,“AI+教育”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之一。
熊立认为,如果把教育行业分为3个发展阶:第一阶段是标准化规模化扩展带来的线下发展,第二阶段是在线化,推动教育的广域覆盖;第三阶段是教育的大数据和AI化阶段。
那么,在熊立看来,现在谈“AI+教育”的时候是有一个预设前提,即:教育环节的数据化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熊立介绍,网龙旗下的普罗米休斯电子白板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超130万间教室中得到使用,这让网龙的教学设备可以获取每个老师在课堂讲解和学生互动过程的大数据。这些教学大数据通过网龙后台的智能分析,就能实现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给老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精准的智能化推荐辅助指导,这是人工智能服务教育的第一步。然后再把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形图像识别等其他AI技术和网龙其他终端和设备慢慢融合,在更多环节改善教、学效率。
网龙现在重点做的就是课堂上的智能教学助手。比如101教育PPT,这款在国内免费开放给老师使用的产品就搭载有AI助教功能,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个产品在国内已有超过600万装机量,海外市场的电子白板中基本都有搭载。“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展现出它比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大的辅助作用,”熊立强调,这种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来自于“人工智能在教、学当中的‘一丝不苟’。”
知识传授是标准化的,一个知识点学生掌握还是没有掌握是可以被清晰区分出来的。“当你使用机器进行学习时,你几月几号几点钟在某个学科中某道题目做错了,而且你反复出现过多少次错误,机器是一丝不苟的全记住,它非常清楚,这个知识点你掌握还是没掌握,你骗不了它。”熊立举例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知识传授可以说会更精准,帮助你学习效果更好。这是人工智能对未来教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借助人工智能的辅助,会解放老师的部分重复性工作,让老师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人性关怀方面的工作。
移动智慧教室 带房子的那种
但正如前文所说的教育行业发展的“三阶段”论,现实世界里,每个国家、地区的信息化水平都不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何止三阶段,是千差万别。如何在各异的基础上让网龙的智能教育产品落地?
尊重现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让AI辅助教育,提升教育效率。而不是为了追求AI而打造并无实际用处的所谓智能产品。熊立强调:“做教育信息化进程,需要根据它实际的发展阶段去进行定制,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网龙教育业务营收大部分来自海外,因为每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都不尽相同。在海外网龙大概有20多个国家都有合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合作模式是一致的。其中俄罗斯和埃及业务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熊立介绍,由于俄罗斯已经具备较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在2017年俄罗斯提出智慧校园建设,网龙结合俄罗斯的智慧校园改造要求,在2017年和2018年建设了2万多间智慧教室,预计明年将达到4万间教室。
埃及业务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熊立回忆,刚到埃及的时候,我们发现不要说智慧教室,连重点小学里有完整课桌椅的教室都不多。拿什么谈教育信息化?
于是埃及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个新需求:希望把埃及没有教室的问题一并解决了。熊立说:“所以网龙就设计了一款由集装箱搭载的教室POPUP-SPACE,这个教室里配备了网龙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产品、教材等,整个教室可以移动,只要5个小时就可以搭建起来,像乐高积木一样,还可以自由组合。埃及客户对整个产品非常满意,今年就订购了1万套。”
谈“AI+教育”的时候,也是在谈落地。而落地要真正适合所在地区和国家需要的方式,真正能帮助到对方改善学习效果。对此熊立总结道:“所以我是觉得在海外各个国家做教育信息化,对各个国家来讲,要认真的、负责任的告诉对方,我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是真的能够帮助你国家的教育往前走一步,让你的孩子们也可以像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享受有质量、公平有效的教育。”
此外,熊立介绍,网龙教育信息化业务今年海外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国家市场,如埃及、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
从解决局部问题 到解决全部问题
尽管“AI+教育”在业内已经喊了好几年,但是放眼望去,事实上“AI+教育”对目前很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的改变基本为零。熊立说:“当我们回到学校里,会发现现在孩子学习方法跟我们当年上学没有什么差别。”
既然“AI+教育”是如此之美好的技术实现,为何使用现状却有如此大的落差?“AI+教育”到底有没有实用性?
熊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拐点部分。教育行业的整个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to C模式,而是to G。而且教育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家长不会给你试错的机会,教育主管部门改变现状的速度会更慢一些。
另外,熊立也认为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现在所讲的一些‘AI+教育’的技术和产品,还没有真正能够完美到让所有老师都能信任的使用。这种‘不完美’就是现在的‘AI+教育’产品确实已经能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但没有解决全部问题。而现在的人类老师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全部问题的。”
现在绝大部分的老师和绝大部分教学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过程,智能教育工具还只是一个辅助。熊立坦言:“就像购买了电子白板产品的用户,他可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使用的时间段并不长,比如他一个星期要上8堂课,但他只是在一堂课中的20分钟使用了电子白板的功能。老师现在最先使用电子白板功能解决的就是难点、或者不容易讲解点,或者本身不擅长的教学内容。用户习惯的改变也需要时间。”
麦肯锡曾推测,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到2025年全球41%的工作岗位会消失。不过熊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也一定会新生出更多的岗位。
对于“AI+教育”的未来,熊立坚信“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的教育结合还处在慢慢融合的一个过程中,它会让很多岗位消失,也一定会新生很多岗位。未来教师这个职业可能还存在,但他做的事和现在所需要干的事不一样,这种冲击一定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