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项目支持 20万人才队伍 上海大做人工智能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8月31日,上海市正式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根据方案,上海将集聚最优资源,聚焦创新的活力、动力和能力,通过开展五方面专项行动,实施18项重点任务,到2021年,全力打响上海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标志性品牌。
根据《方案》,三年内上海将布局建设十大融合创新载体,部署十大全球领先创新应用场景。具体来说,要实施“三个统筹”“三个面向”6项重点任务。
统筹规划,建设“4+X”融合创新载体,依托国家级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布局浦东张江、徐汇滨江、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集聚区,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区品牌特色载体。统筹示范,支持海内外创投资本、技术核心企业,本市国有企业依托各自优势,率先开放,共建新型创新生态空间;建设以行业领军企业为引领的行业联合创新基地,孵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企业共同成长。统筹建设,支持建设创新公共配套服务,支持建设人才租赁住房,支持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三个面向”分别是,面向全球,持续开展世界级场景应用“揭榜挂帅”,建立创新成果率先试水“中试场”。面向业界,支持在上海最繁荣繁华的地标性区域建立展示体验中心,鼓励创新产品“首发首秀”。面向全市,深度打造公众示范项目,对重大项目给予投资额30%最高2000万元支持。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以应用为导向,校企合作,培养一批技术、产业和商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到2021年培育20万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队伍。
同时,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也正式发起成立。基金按照“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规划,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体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最终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