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分销商业绩高增长“戛然而止”,行业加速洗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7年以来,受下游需求旺盛、日系厂商退出的影响,电子元器件产品普遍出现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受此影响,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自2017年以来普遍实现了高速增长。
同时,资本深度介入分销行业,运作频繁,行业进入快速整合期。高度景气的市场行情以及收购带动业绩增长,使得深圳华强、英唐智控、力源信息三家本土分销商在2018年集体突破百亿营收,其中深圳华强2018年实现营收达118亿元,英唐智控2018年实现营收达121亿元,力源信息2018年实现营收达108亿元。
行情不再,业绩普遍下滑
自2018下半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滑严重,终端客户备货谨慎,同时电子元器件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国内分销厂商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普遍下滑。
据笔者了解,在2017年以前,科通芯城一直为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龙头,但因受“沽空事件”影响,导致其股价、业绩大打折扣。
在科通芯城的业绩飞流直下之时,深圳华强、英唐智控、力源信息等国内其它分销商却遇上了十年难得一遇的电子元器件缺货涨价潮,纷纷快速突破百亿营收。
从上述企业财报看来,国内元器件分销商业绩的高增长时期已于2019上半年结束。在营收方面,国内分销巨头深圳华强、英唐智控、力源信息业绩仅出现20%左右的增长,而科通芯城、润欣科技、利尔达等业务体量相对较小的分销商营收开始出现下滑。
在净利润方面,除英唐智控外,其他元器件分销商业绩纷纷下滑。
与所有的行业一样,在半导体行业并不景气的背景下,行业将加速洗牌,中、小企业倒闭潮随之来袭,行业“大者恒大、强者恒强”格局显现。
深圳华强也在半年报中也指出,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平台化的趋势明显,同时在制造业成本上升、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加强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下,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一方面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头部企业在竞争中会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
依靠并购扩大业绩还能持续多久?
据了解,分销商主要靠扩大产品线的覆盖能力和现货储备能力来影响市场实现价值,而通过收购能尽快实现产品覆盖。近年来,国内元器件分销商通过不断地收购,得以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环境不佳时,高溢价收购带来的商誉风险就不得不防。经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截至2019上半年,英唐智控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约54%,力源信息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约50%,深圳华强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约38%。
商誉减值对公司业绩带来的伤害不可谓不大,长电科技、国民技术都因为商誉减值陷入亏损,无法脱身,风华高科、上海新阳等半导体厂商也深受其害。
2019年5月,英唐智控也因为商誉减值测试不审慎被证监会责令整改。
2015 年 7 月,英唐智控完成对华商龙的收购后,华商龙陆续收购了 11 家子公司,以及通过业务合并方式将5 个业务单位收入成本纳入合并。
2015年至2017年,华商龙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50亿元、1.85亿元,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18年实现净利润2.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剔除股权和业务合并形成的收入后,华商龙2016 年、2017 年实现收入均不足预测收入的 50%,2016 年、2017 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差额分别为 1,647.32 万元、4,803.8 万元,呈现扩大趋势。
事实上,华商龙本身并未完成业绩承诺,因并购“超额完成业绩承诺”的假象也终被识破。
在商誉风险面前,本土分销商仅依靠并购提升业绩的时期或许将告一段落了。
9月3日,鉴于商业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深圳华强宣布终止收购深蕾科技75%股权。无独有偶,一个月前,润欣科技也宣布中止收购博思达。
润欣科技表示,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对部分中国大陆企业实行禁售,给海外通讯、智能手机芯片及核心技术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带来冲击。在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决定,自即日起中止筹划本次资产重组事项。
显然,中美贸易摩擦、行业周期波动对元器件分销商的经营业绩影响都非常大,在经济和市场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高溢价收购就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