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最高龄得主!锂电池之父荣膺诺贝尔化学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学奖评选结果揭晓—;—;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三位科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誉,以表彰他们在电池领域的重要创新。
虽然我们经常感慨电池技术迟滞不前(锂电池上次技术突破确实也是20年前的事儿了),但是我们今天能方便地用上手机、笔记本、照相机、穿戴设备、电动汽车等各种电子设备,尤其要感谢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注意他的姓氏。
这位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是公认的“锂电池之父”,正是他发明了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和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发现了古迪纳夫-金森法则,用于确定超交换(superexchange)材料磁性符号。
通过研究化学、结构、固体电子/离子性质之间的关系,设计新材料,他解决了电池材料科学问题。
1991年,索尼基于古迪纳夫的理论,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古迪纳夫现已经97岁,超越去年96岁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刷新了诺贝尔奖得主的最高龄记录,也是一份迟来的最高荣誉。
另外,来自美国宾汉顿大学的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也是锂离子电池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被称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之父。
日本旭化成集团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Akira Yoshino) 1983年运用钴酸锂阴极和聚乙炔阳极制出了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