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败走中国 中国零售之战成为阿里与腾讯的巨头游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继家乐福被苏宁收入麾下后,又一家外资零售败走中国。
10月11日,麦德龙集团、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麦德龙继续持有20%股份,多点Dmall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
此次交易对麦德龙中国的企业总价值估值为19亿欧元(约合149亿元人民币),此前苏宁易购以48亿元现金或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家乐福中国估值达60 亿元,麦德龙中国是其估值的2倍。
家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是中国第一家外资零售超市,麦德龙则是在1996年,紧跟沃尔玛之后,它们都属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但时隔24年,外资零售企业纷纷关店、退出、卖掉股权,几乎只有沃尔玛一家还在支撑。
外资零售的撤退史,正是中国本土商超的崛起史,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商的兴起。在目前线上与线下界限日益模糊、新零售崛起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零售们纷纷站队互联网巨头阿里或者腾讯,零售之战越来越成为巨头的游戏。
1、外资零售大撤退
近几年,外资零售纷纷退出中国,像家乐福、麦德龙,已经是站到最后的外资零售企业。
2013年10月,英国乐购超市(TESCO)宣布将与华润万家成立合资公司,将中国业务注入合资公司旗下,并持股20%,之后所有乐购门店将全部更名为华润万家,这是第一次比较大的外资零售企业退出中国市场。此后,陆陆续续又有外资零售企业退出。
2018、2019这两年,外资零售退出则更为集中。韩国乐天玛特、美国梅西百货、法国家乐福,再加上如今的德国麦德龙都退出了中国市场,甚至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关闭了在中国的卖家业务。
如果不算今年8月宣布要关闭门店,后又宣布将继续营业的高岛屋,如今外资零售商,基本只剩下沃尔玛一家。
但沃尔玛在中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一方面,沃尔玛频繁更换中国区CEO,去年2月23日,沃尔玛宣布,现任沃尔玛大卖场中国业务总裁陈文渊将接任岳明德,成为新一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这已经是6年来,沃尔玛中国第四次更换CEO。
另一方面,沃尔玛陷入“关店潮”。据北青报统计,2016年,沃尔玛闭店13家,2017年闭店24家,2018年关闭21家,今年则至少有14家沃尔玛卖场被关闭。在过去的三年半中,沃尔玛已经在中国市场关闭了70余家门店。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外资零售商不用担心在中国的退出之路,因为,不乏中国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与零售公司愿意为之接盘。
当麦德龙宣布出售其中国业务后,据路透社5月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称,至少有八名竞购者准备参加麦德龙中国多数股权的第二轮竞购,竞购方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博裕资本和房地产开发商万科组成的财团、厚朴投资与生鲜移动电商平台美菜网组成的财团,以及高瓴资本与永辉超市组成的财团,另外还包括腾讯、阿里、苏宁、物美等。
为何在外资零售退出时,出现如此多接盘者?外资零售商的剩余价值在哪?一方面,中国零售企业有继续扩张的需求,比如物美就收购了英国百安居、韩国乐天、日本大荣等在华门店,以此进行版图扩张。
另外,中国互联网公司,诸如阿里、腾讯想要接盘外资零售企业的原因在于,线下门店是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进行更好的线上线下联动。
2、为何大撤退?
外资零售纷纷败走中国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不理想的业绩表现,甚至亏损。
乐天玛特“卖身”物美前,中国市场已经拖累其业绩多时。2016年,乐天玛特在海外营业额遭遇240亿韩元亏损,其中80%到90%左右都是在中国市场亏掉的。
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前,也已经连续亏损。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净亏损10.99 亿元和5.78 亿元,这两年它在中国的资产总额小于它的负债总额,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麦德龙的业绩情况同样不好。2014年,麦德龙中国实现189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缩窄到8%,2015、2016年则连续两年增幅仅为1%。
外资零售亏损背后,是水土不服,被中国零售企业赶超,以及受到电商冲击等原因。
水土不服很容易理解。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外资企业来到中国,都将经历树立榜样,以及被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赶超的过程。实力强如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在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挤兑下,同样关闭了其在中国的卖家业务。所以,随着大润发、物美、永辉等本土中国零售企业的崛起,外资零售受到了极大冲击。
来自电商的冲击同样十分明显。不仅仅是外资零售企业,2015年开始,整个中国零售业开始出现关店潮,传统零售业2015年关店865家,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企业中,有41家营业额下降。而在2015年前后几年,正是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的时间。
外资零售企业们并非没有进行调整与反击。
沃尔玛反应最快,其2011年入股一号店,后又将其收购,并尝试独立电商业务,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摆脱烧钱亏损,最终选择将1号店以股权置换的方式交给了京东。
家乐福做电商则入局较晚,2015年6月,家乐福在上海启动O2O业务—;—;家乐福网上商城,但后续出现覆盖城市进展缓慢、购物APP使用体验不好、物流太慢等问题,直到被收购,其电商业务也未能做起来。
实际上,做不成电商的又何止外资零售企业们,中国零售企业同样在面临这个问题。拥有欧尚与大润发两大卖场业务的高鑫零售,经营电商业务三年,烧了超过10亿元,最终以失败收场。
只不过,在交了巨额学费也未能成后,中国零售企业纷纷选择投入互联网公司的怀抱。
3、互联网巨头的游戏
中国零售业先是经历一波外资零售企业与本土零售企业的厮杀与投资并购后,基本只剩下外资零售商沃尔玛,刚刚进入中国的Costco,以及中国本土企业高鑫零售、物美、永辉。
但最终,自己做不成电商,无法完成数字化改革的零售企业们,开始站队互联网巨头。2017年开始,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纷纷开始投资线下商超,11月,阿里巴巴携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12月,腾讯入股永辉超市。
目前,中国前十大零售商大部分都选择了站队。其中,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超市、家乐福、武商联集团、步步高6家企业站队腾讯系,高鑫零售和百联集团2家站队阿里系,剩下物美集团和SPAR集团则还未站队。
据国信证券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6月12日,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企业分别拥有百货及购物中心44和141家,超市及便利店6601和9038家。
但2019年开始,阿里和腾讯的零售布局又开始放缓。
国信证券研报中表示,上半年阿里在国内零售领域的大笔投资仅为5月参投美凯龙,而腾讯仅投资生鲜社区业态谊品生鲜,与2017-2018年大范围跑马圈地,投资明显收缩。
与此同时,新零售的标杆企业纷纷出现问题,盒马鲜生4月30日宣布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停止营业,超级物种则在7月4日关闭上海首家门店门店。去年年底,永辉超市还将亏损10亿元的超级物种从上市公司中剥离。
如此来看,在外资零售撤退中国之后,中国新老零售商们依然面临着众多未知与问题。不过,这场新零售的探索势在必行。正如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谈为何收购麦德龙时所说,在数字化时代,零售企业的重新组合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巨大变革和激烈竞争,商业的全面数字化已成为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这些或许与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关系不大了,这将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与其背后商超公司的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