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如何走出iPhone销量危机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同往常一样,在微软、亚马逊、Google陆续公布财报之后,苹果截至2019年9月28日的Q4财季财报才赶在10月30日姗姗来迟。
这份财报的营收超出市场预期,财报一经公布,苹果的股价就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近2%,市值稳在万亿美元之上。苹果CEO库克也声称:“这是苹果公司有史以来营收最高的Q4财季。”
营收增长,净利下滑
先从整体数据来看:
总营收(净销售额)为640.4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29.00亿美元,同比增长2%;
毛利润为243.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40.84亿美元,同比增长1%;
净利润为136.8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1.25亿美元,同比下降3%;
每股摊薄收益为3.03美元,去年同期为2.91美元,同比增长4%;
根据上述数据,苹果Q4在营收方面表现为640.40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的630亿美元;虽然营收同比增速仅为2%,但这对于苹果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首先,2019财年的前两个财季,苹果的营收均为同比负增长,直到上个财季,也就是2019年Q3财季,苹果才以1%的营收同比增长扭转此前连续两个财度的颓势;
其次,从数值方面来和其他三大科技巨头对比,苹果本季度营收遥遥领先于微软和Google,仅略低于亚马逊。(在相同季度,微软营收331亿美元,Google营收404.99亿美元,亚马逊营收699.81亿美元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苹果Q4的净利润,毕竟在上述所有关键数据中,只有净利润处于同比下滑状态。
苹果本次在净利润方面的下滑主要归结于运营成本的增加—;—;研发成本和销售管理成本分别上涨9.6%和8.5%,运营成本总体上涨了9%;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这一财季毛利润本来就不高,不过,扭转了此前毛利润负增长的趋势。
据悉,苹果还为投资者返还了210亿美元,包括斥资近180亿美元回购了股票,并派发了35亿美元股息和等价物。
iPhone 11大卖,大中华区跌幅缩窄
长期以来,iPhone的销售额都占苹果公司总营收的绝对主体地位。从2017财年Q4至2018财年Q4,iPhone的营收一直出于同比增长状态;2018财年Q4,苹果总营收中来自iPhone的贡献甚至高达60%。
这一情况在2019财年开始转变:iPhone的销售额在总营收的占比开始缩小,甚至在上一财季,iPhone的营收实现了自2012年以来首次低于总营收的50%。
不过,在2019财年Q4财季,iPhone的营收又重新“杀回”到50%以上。财报显示,本季度iPhone营收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9%;但这已经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323亿美元。
库克表示,相对于前几个季度的负增长,iPhone营收在2019财年Q4的下滑趋势已明显放缓。
据了解,iPhone在2019财年前三财季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5%、17%、13%;称得上是陷入了iPhone销量的危机。雷锋网认为,iPhone营收在本季度负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与iPhone 11的强劲表现不无关系。
2019年9月11日,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三款iPhone新机及多款全新产品,其中就包括iPhone 11;当天收盘,苹果股价就上涨了2%。
iPhone 11系列新机发售后,在美国和印度,iPhone的销量情况均高于去年同期;到了9月底,甚至有消息称苹果加大了iPhone 11的订单量,要求供应商将iPhone 11的产量增加约10%,即将iPhone 11增产800万部。
iPhone 11的火爆在国内市场也有所体现。据新京报报道,预售首日iPhone 11在天猫的销售数据同比(较iPhoneXR)增长了335%,在京东的预售销量同比增长480%。
而且,仅在发售后的十几天内,iPhone 11便成为了京东9月份的手机销量之王,约38.3万台的成绩是第二名iPhoneXR的2倍。另外,在京东平台,9月份销量前十的手机中,有5台是iPhone。
值得一提的是,天猫平台,iPhone 11的销量也位居9月第一。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iPhone都在这一季度“回血”,尤其是在大中华区:2019年Q4,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11.34亿美元,同比下滑2.4%。
要知道,在2019财季的前两个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滑高达21%和25%;上个财季,同比下滑已经放缓到4%。
在这一个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跌幅进一步收窄,作为苹果营收主力的iPhone可以说贡献了不少力量。
不过,根据昨天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报告显示,iPhone 2019年第三季度(也就是苹果的2019财年Q4财季同时期)在中国的出货量为510万台,同比减少28%。(详见雷锋网此前报道)
也就是说,iPhone 11在这一季度的表现虽然强劲,不仅放缓了iPhone营收同比下滑的速度,还拉动了苹果在大中华区营收跌幅进一步收窄。
但是,仅靠iPhone 11并不能扭转iPhone在中国低迷的势头,iPhone在中国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数。
配件业务增长快,服务营收创新高
除了iPhone,苹果其它的硬件产品也值得关注。财报显示:
Mac营收为69.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3.40亿美元下滑4.8%
iPad营收为46.5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9.83亿美元增长17%
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营收为65.2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2.23亿美元增长54%
在上述三组数据中,Mac营收下滑近5%,而在上一个财季,Mac的营收实现了近11%的强劲增长;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Maestri在本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下滑了5%,但本次Mac的营收额仍比2019财年前三个财季的Mac营收高。
此外,配件业务(包括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的表现尤其亮眼。配件业务的增幅为54%,是苹果所有产品线中增速最快的;而且,它已经连续两个财季在总体营收中占比超过10%。
除了硬件,苹果软件业务(服务业务)也在2019财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财报显示,苹果服务业务的营收在本季度达到12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同时,它占苹果总营收的21.3%,成为苹果营收的第二大支柱。
Luca Maestri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
由于客户对应用内购买和订阅的强劲需求,绝对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我们的第三方订阅业务增长了多个类别,同比增长了近40%。
库克则对配件业务和服务业务给予了肯定,他说:
我们的配件业务实现了爆炸性增长,年收入超过了《财富》500强中三分之二的公司;服务业务则超过了《财富》70强公司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游戏服务AppleArcade于9月19日推出,提供一个月的免费试用,因此苹果本季度并没有从每月4.99美元订阅的AppleArcade中获得任何营收;AppleTV+将于11月1日发布。
目前,苹果平台的服务已有4.5亿付费订阅,而一年前只有3.3亿;苹果正在朝着在2020年突破5亿大关的目标迈进。预计到下一个财季,苹果服务业务的营收能力可能还会增强。
小结
苹果2019财年Q4财季的财报还算喜人,从总体上来说,总营收和毛利润的增长都在变负为正,稳中向好;具体到产品,iPhone在不断“回血”,配件业务增势迅猛,服务业务营收创新高。
而且,有着iPhone 11、AirPodsPro、AppleWatchSeries5以及AppleTV+等新品的加持,苹果公司在下一季度的前景似乎非常乐观。
当然,苹果自己也这么认为—;—;苹果方面预计,下一季度(2020财年Q1财季)的营收将介于855亿美元至895亿美元之间,而分析师的预期为865亿美元。
然而,对于苹果来说,一份好看的财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上一季度首次跌出营收50%的iPhone本次占比重回50%以上;这意味着,苹果仍未摆脱对iPhone的严重依赖。
毕竟,看到苹果的收入向着多元化发展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尽管这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