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见略同,AMD、英特尔都走向异构MCM之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MCM胶水多核就只有现在这个样子了吗?并不是,AMD前不久宣布了7nm Zen 2架构罗马处理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CPU核心数提升到了64核128线程,比现在又翻了一倍,多核狂魔名不虚传。为了实现最多64核128线程的设计,AMD是会继续MCM胶水多核,不过这次的多核架MCM又不一样了。六周年
从AMD公布的信息来看,7nm罗马处理器的MCM是8+1架构,很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在这个MCM多芯片架构中,AMD将CPU内核与IO单元分离,四周的8个小核心是纯CPU内核,而DDR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IF控制器等IO单元单独做成了一个核心。
除了CPU内核与IO单元分离,7nm罗马处理器的还使用了不同工艺——核心的IO单元是14nm工艺的,GF代工的,而四周的CPU核心是7nm工艺的,台积电代工的。这样做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IO单元并不需要那么先进的制程工艺。
AMD在罗马处理器上的MCM结构让人联想到了英特尔之前的EMIB多芯片封装技术,二者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都是在一个处理器封装内集成不同工艺的核心,英特尔的EMIB封装中CPU核心、核显可以是10nm的,通讯及其他IP核心可以用14nm甚至22nm工艺。
此外,英特尔还对比过EMIB封装与传统2.5封装的优缺点,表示EMIB技术具有正常的封装良率、不需要额外的工艺、设计简单等优点。
总结:MCM胶水多核或许是未来处理器的常态
从被人调侃到重获重视,MCM多芯片模块这么多年来又重新成为多核处理器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在核心数超过的服务器处理器上。另一方面,如今的MCM多芯片设计在技术水平上也跟当年简单粗暴的胶水多核不一样了,主要担心的延迟问题上,英特尔之前提到他们的EMIB技术相比单片电路的延迟只增加了10%,而别的技术方案中延迟甚至会增加50%之多。
不过MCM多芯片技术对主流桌面处理器影响就没这么大了,未来两年高端桌面处理器应该或是8核16线程为主,所以AMD下一代的锐龙3000桌面处理器是否还会使用核心、IO分离的设计很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