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盘点:一个“二维码”的微信成长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2月25日消息,上周,有关二维码之父原昌宏的话题连续冲上热搜榜:“原来二维码是上个世纪的东西?”“二维码来自日本??”……
微信
“我扫你?你扫我?”这句让外国人满脸问号的话,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连二维码之父原昌宏也感到意外:
开发二维码时只想过用在工业方面,作为移动支付手段是完全没想过的。从未考虑过收取专利费,因为申请后会不利于二维码的发展,我希望二维码能被更多人使用。
从2011年微信上线以来,二维码已经成为中国街头巷尾的风景,也伴随着国人出境游的步伐走向海外。
今天,微信支付就盘点了微信发展史,也是一部“码”的成长史、进化史。
重要历史节点如下:
2011年12月,微信3.5版本支持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好友;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公众号支持扫二维码;
2013年8月,微信5.0版本扫一扫功能上线,可用扫条形码、图书和CD封面,街景翻译等,微信支付上线后支持扫二维码一键支付;
2014年9月,微信5.4版本支持查看图片中二维码,用户通过二维码面对面收款,刷卡支付上线,刷卡会生成一个动态的二维码和条形码,店员扫码完成收银。
2016年9月,微信支付推出“微信买单”功能,商户无需开发,一分钟完成签约并下载收款二维码。
2017年1月,小程序上线;4月,“葵花码”进入大众生活;11月,小程序已覆盖200多个行业细分类目;12月,微信支付绑卡用户超8亿。
2018年8月,小程序日活超2亿;9月扫码进入小程序后可快捷关注公众号;12月底,微信支付码日均交易量超10亿次。
2019年,微信支付已覆盖34个省市,100多行业,数千万门店,还跨境出海到60个国家和地区。9月,小程序日活超3亿。
据了解,2020微信公开课PRO将于1月9日举行,届时微信将联合研究机构通过一份报告,全面解剖“码”对经济、社会带来的“蝴蝶展翅”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