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联连讯赴港IPO:押注5G 中兴\大族\烽火皆为大客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G浪潮袭来之际,一众产业链上的公司都跃跃欲试,而环联连讯科技选择在港交所IPO,迈出资本市场跃升的关键一步。
这家成立于1990年的香港通讯设备零部件生产商,为电讯及数通的知名方案及器件供应商,产品范围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射频/微波、光通讯、工业激光,以及用于通讯系统的各类产品,比较完整地经历了2G到5G的应用时代。
招股书资料显示,环联连讯科技在2018财年及2019年(截至3月31日)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的营收分别为8.43亿港元、8.71亿港元和4.29亿港元,大部分收益来自中国内地客户,主要有中兴、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占比为80.8%,其次为中国香港。
在净利润方面,2018财年及2019年(截至3月31日)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的净利润分别为3494.6万港元、2704.8万港元和1266.9万港元,总体盈利能力有些疲软。
环联连讯四大板块业务,电讯基础设施持续贡献超60%营收
环联连讯科技主要有四块业务,分别是电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物联网及网络接驳产品和商用激光。
电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利用有线及无线技术建设连接同城、城际、城镇、高速公路的电讯网络,甚至与海外国家建立联系。在5G的语境下,环联连讯科技可以提供放大器、二极管、交换机、接收器/发射器等零部件,以供客户组装生产5G基站、物联网设施等。
这一块业务是环联连讯科技最主要的业务,在2018财年、2019财年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的营收分别为5.48亿港元、5.77亿港元和3.07亿港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5.1%、66.2%和71.6%,可以看出随着5G建设的提速,这一块业务所占营收的比重逐步上升。
数据中心是一个存储库,可容纳伺服器、路由器、交换机及防火墙等计算设施,以及支持备份设备等零部件,其将一间机构的资讯科技运营及设备集于一身;同时,数据中心存储、管理及传播数据。
环联连讯科技提供集成电路、激光器、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光电二极管(PD)接收器等零部件,以供生产主动式电缆和光模块,用以进行光缆传输、发射及接受光信号。
数据中心业务在2018财年、2019财年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的营收分别为0.99亿港元、1.07亿港元和0.58亿港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6.7%、15.2%和13.4%。
物联网及网络接驳产品是指环联连讯科技提供放大器、交换机和前端模块等零部件,以供上游客户生产WIFI家用关口站、无线电表和游戏板等;商业激光是指环联连讯科技提供二极管、调制器、工业激光器等零部件以供上游客户生产激光检测仪器等。
中兴、大族激光和华工科技为主要客户,客户-销售关系重叠严重
成立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环联连讯科技主要包括中国通讯模块制造商、两名领先的网络系 统设备供应商、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以及其他经销商。截止2018财年、2019财年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环联连讯科技的客户分别有708名、743名和546名。
其中最主要的前五大客户,2018财年、2019财年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1%、40.3%及 48.2%。
虽然环联连讯科技没有透露重要客户的名字,仅以客户A、客户B……客户F这样的模糊描述替代,但是新浪财经根据招股书中多方数据相互交叉验证,仍然能得出环联连讯科技重要客户的具体情况。
比如客户B的描述为“一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附属公司,并为立足于中国的资 讯及通讯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根据其母公司的年报,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 一日止年度,其母公司上市集团的收益及溢利分别约为人民币242亿元及人民币9亿元”
根据这个描述与A股市场上的烽火通信恰好相符。根据其2018年年报资料显示,烽火通信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42.35亿元,实现净利润8.44亿元。
资料显示烽火通信与华为、中兴并列的中国3家顶级网络系统设备供应商之一,其产品类别涵盖光网络、宽带数据、光纤光缆三大系列,光传输设备和光缆占有率居全国首列。
以这个逻辑类推,客户C是中兴通讯、客户D是华工科技、客户G是大族激光,他们都是上市类公司,至于客户A,按照招股书的描述疑似是华为,但是华为公布的核心供应商名单中,并没有找到环联连讯科技的身影。
环联连讯科技的客户和供应商重叠现象非常严重,招股书资料显示2018财年、2019财年和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6个月,环联连讯科技分别有27名、26名及22名重叠的客户-供应商。
最主要的客户、供应商重叠关系的是客户F、客户G和供应商B,即东京一家电子制造商客户、大族激光和供应商Lumentum。
以大族激光为例,环联连讯科技2018财年和2019财年的销售额分别为3479.8万港元、3780.5万港元;采购额分别为27.1万港元和2.4港元,采购金额相对于销售金额而言不是很大。